2)第173章 来自朱可夫的考卷_钢铁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发展上都要比我们苏联先进一头,这是不容争辩又必须承认的客观事实。”

  “在战争爆发之前,我曾经专门研究过德国人在早先对欧作战当中的一些具体战争情况。事实上,德国人自闪击波兰开战以来一路至今的装甲作战当中并没有取得什么质量优势,仅仅只是单纯的先进战术弥补了质量方面的缺失,而打赢了因循守旧的英法联军而已。”

  “德国人手中大量装备的主力三号和四号坦克不但对我们红军主力坦克毫无优势,即便是面对法国人的索玛S35中型坦克、B1重型坦克以及英国人的玛蒂尔达也是劣势明显。”

  “只不过那些愚蠢到令人发指的高卢雄鸡和约翰牛在战争艺术上完全不是德国人的对手,优势的装备价值被战术指挥方面的愚蠢透顶完全淹没。虽然连我自己都不愿意去承认这一点,但截至目前为止我们红军已经犯下了很多之前英法联军曾经犯下过的错误。”

  “在对待德国人的先进闪电战战法上,我们红军的作战理念和战术体系必须得到彻底的改进。传统的步兵进攻已经开始逐渐被装甲战争所替代,只有及时而全面地改进我们红军的战略战术体系后才能彻底扭转眼下对德军的整体战略劣势。”

  原以为自己从后世带来的一套二战总结分析理论能在朱可夫面前随便显摆显摆,但眼下心中惊愕无比的马拉申科可没想到1941年的朱可夫,就已经能够对战争的态势做出如此精准而几乎完全正确的判断分析。

  惊讶于朱可夫那杰出的宏观战略分析研判能力之余,意识到自己应该做出一些更精准预测的马拉申科在细细思索后随即再度开口。

  “自德军6月底发动入侵行动以来已经过去的时间并不算太久,德国人即便是发现并意识到我军T34坦克和KV系列重型坦克的绝对质量优势碾压之后,在短时间内也应当是没有办法立即投产新式的坦克来加以应对。”

  “一款新式坦克从军方招标到设计论证再到样车试制直到最后的大规模定型投产,这对于眼下处于战争状态的德国来说绝对不是一个一时半会就能轻松完成的过程。”

  被马拉申科口中这一番有理有据的详细分析推理吊起了兴趣,意识到眼前这名年轻的坦克兵少校肚子里的油水可能比自己想象中更加丰富的朱可夫,当即面带肯定神色之余点头开口。

  “继续说下去,马拉申科少校,你的推理很有独到之处。”

  “是的,司令员同志。”

  “我个人推断德国人应当没有能力在1941年就将足以应对我军坦克质量优势的新式坦克投入战斗,在此基础上对德国人而言,应对前线装备劣势的最好解决办法应当就是对既有的旧型号装备加以改进,成熟的技术加上足以迅速大规模投入批量生产的后方既有生产线才是德国人的最优选择。”

  “因此我认为,德国人眼下应当已经开始了对现有型号坦克的改进设计工作。改进的核心重点应当就是加强坦克火力,以确保能够对我军的T34坦克和KV系列重型坦克在常规交战距离内有效击穿,其次是增加坦克的防护性能确保其战场生存性,机动性最后。”

  “至于改进工作的具体坦克平台,老旧的一二号坦克和35T、38T坦克明显已经设计过时而不堪重负。德国人的改进重点应当是以其最新锐的三四号坦克为基础,在既有设计之上做出以火力输出为优先原则的火力、机动、防护三要素权衡妥协,并以最快的速度将改进后的新型坦克尽快投入一线战场以试图扭转装备劣势。”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