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84章 终极王者(下)_钢铁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没有一处是令人满意的,纵使这门炮再怎么牛逼却也依旧遮不住这么多的优点。

  所以理所应当的,SU-100Y在造完了原型车并进行了几轮测试、收集完了测试数据之后,很快就被请进了博物馆里当做苏联装甲车辆发展史的一个见证品。

  整个项目到这儿也就算完事了,往后再也没被提起过。不过在其身上所积攒下的有关130毫米舰炮上车经验,却是对后续未来的红军装甲车辆起到了很好的探路和参考效果,甚至于就连IS7的武器系统设计也从中受益颇多、借鉴了不少。

  “基于SU-100Y的失败经验,并一定程度上参考了德国佬对大口径主炮的上车经验,就是那个128毫米主炮的猎虎。我们对260工程的武器系统进行了诸多优化升级与革新设计,重点是要加强这门笨重主炮的灵活性,SU-100Y当初失败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这个。”

  不急于介绍这门主炮到底有多火力强劲的沙什穆林,选择先讲清楚主炮设计的过程中少走了哪些弯路,这话倒是确实引起了马拉申科的兴趣。

  “等等,我要是没理解错的话,你的意思是说.是说这门主炮,或者说装备这门主炮的巨大炮塔拥有高度的灵活性,实战火力反应速度很好,是这个意思吗?”

  整个武器系统的实战反应灵活性其实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挺复杂的一件事,这其中是要讲体系,而不是说主炮轻了一些、火控系统改良了一点就能搞定的事。

  主炮、火控、方向机、高低机、甚至还可以把光学观瞄的人机功效也算进来,能把这些关键要素全都做到强大,那才能真正是说这个武器系统的实战反应灵活性做到了很高。

  如若不然的话,木桶效应的道理大家都懂,决定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的不是最长的那块板子、而是最短的那块。以上这些关键要素里要是有一环没跟上、出了岔子,那么整个武器系统的实战反应灵活性就会大打折扣,即便做的最好的那项再怎么强力都于事无补、属实白搭。

  举个例子,假如260工程原型车的方向机和高低机都不错、速度很快,主炮本身对炮塔的适配和体积缩小等方面也都做的没问题,但唯独就是光学观瞄系统的人机功效做的不到位。

  车长找着目标下达锁定瞄准命令,炮手眼瞅着面前的观瞄着急上火,但就是视野受限有问题、找不到目标,迟迟开不了火进而错失战机。

  真要是这样的话,你就是其它部分做的再好也白搭。

  武器系统的实战反应灵活性已经被最拉胯的那个子系统拉低了上限,炮手再怎么牛逼,那也没办法突破这狗血设备的极限。该蹩脚还是得蹩脚,充其量就是老兵用着比菜鸟纯抓瞎强一点、但仍然很不舒服。

  马拉申科听到沙什穆林这话之后,心中第一个反应就是“这哥们应该是很清楚地意识到这点并考虑到设计当中了,否则不会这么说”,并紧随其后朝着沙什穆林试探性发问,想要求证结果。

  事实真相倒也确实不出马拉申科的预料,沙什穆林的确把整个系统的综合水平做得很好,光是这接下来的话就是一番绝对信心十足的模样。

  “确实可以这么说,将军同志,但是这还得到车里才能一探究竟。”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