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08章 什么叫好装备?_钢铁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群,能在什么样的战场环境下发挥最大战力,那确实得看这支野战集群拥有的最重型装备是个啥吨位。最重的那款装备决定了这支合成化集群,能在什么样的战场环境下满状态打仗。

  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操作来说。

  目前领袖师最重的装备,那无非就是马拉申科和拉夫里年科、库尔巴洛夫等人的早期型IS7,这些70吨战斗全重的大家伙决定了领袖师能在什么地方打最狠的仗。

  换言之,只要新来的装备没有超过70吨这个上限,或者是略微超了一丢丢、但本质上仍然和IS7处在同一吨位级,单位功重比和战术机动性也非常接近甚至保持一致的话。

  那么这款新来的“大家伙”,就不需要领袖师师机关去重新修订作战纲要,不用再因为这款新装备而调整战役战术编排,也不会因为这款新装备的加入,而导致领袖师的横向作战环境被进一步缩窄。

  过去没这玩意儿的时候能去的地方,现在有了这玩意儿也一样能去。

  马拉申科身为师长需要考虑的东西便包含以上这些,而不止是这车有多好、这车有多强,摆在面前有多他妈震撼、多他妈香。

  一款新装备,对自己部队现行的作战纲要和战役战术编排有没有影响,这可是屁股坐在老马现在的位置上,谁忽视谁就渎职、就傻逼的大事。

  以战士的视角来看,它香得批爆。别说是开出去揍人了,就是开出去游街估计都能把德棍吓得流尿。

  以指挥员的身份来看,它的到来不需要一大堆麻烦的另起炉灶和重新修订,属于是到手以后放进现有的体系内,给它找准了定位就立刻能用。

  什么叫好装备?

  这就叫,也就这么简单。

  至于一旁试探着发问,还不确定将军同志满不满意而心怀忐忑的沙什穆林那边,则是在下一秒就听到了让他心里大石头落地的答案。

  “等你回去的时候我给你手写个便条,我随便写点评价和建议,然后在结尾再附上一句话”

  话还没说完的马拉申科已经开始向近在咫尺的261工程车走去,而一旁的沙什穆林则赶紧跟了上来、生怕听漏了什么,直至来到车尾时才终于听到了马拉申科最后的话。

  “不论是出于威慑还是实战,从其设计成果来看这都是我们所需要的,这是来自马拉申科的建议。”

  将手搭到了已经下车的车组留下来、还没关上的车门之上,探着脑袋向车内四下张望了一番的马拉申科随即再次开口。

  “一起进去瞧瞧?总师同志就好人做到底,给我介绍介绍里面的情况?”

  “啊哦,好的没问题!乐意至极,将军同志。”

  带着狂喜还没完全回过劲儿来的沙什穆林,从车尾尾门一起进到了战斗室里。

  刚一进来还得先低头弯腰,防止脑袋撞到头顶半自动装弹机上的马拉申科,又猫着继续往前走了一段,直到来到临近炮闩的位置上才终于算是能挺起腰板。

  “可以啊,这空间,可比原来的IS7宽敞多了,简直就像单间出租屋和三室两厅对比的感觉。”

  没听懂师长同志那后半句形容是啥意思的沙什穆林,稍晚一步跟在马拉申科后面也猫着腰钻了进来,并来到了炮闩的另一侧、和马拉申科面对面。

  现在二人所处的地方,正是主\副双装填手各自的战斗位置。

  “嗯对了,我刚才一进来还想起个问题,你这次来总共带来了多少这玩意儿?别告诉我就这一辆。”

  问题并不与战斗室内构直接相关,这倒是让准备回答专业技术问题的沙什穆林稍有意外,不过倒也不是什么需要思考太久的难题便是。

  “总共5辆,将军同志。”

  “5辆?”

  马拉申科听见这话直接乐了,几乎可以说是瞬间就明白了沙什穆林这是打的什么主意。

  “看来你是一开始就打算走我这条捷径,让我给用实战反馈报告给你背书,对不对?”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