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37章 传说中的坦克_钢铁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力。

  在隔壁美国佬还在处心积虑地研究着,怎么用低压低倍径烂炮去发射导弹并不断做技术妥协,进而导致最终诞生的坦克炮几乎不具备正常坦克炮应有的能力,反而本末倒置成了“导弹发射筒”的时候。

  苏军就已经全球开创性地,在不影响坦克炮本身性能的前提下,将无线电指令制导的导弹与坦克炮整合在一起,使得新式坦克炮完全做到了既威力强大、同时还能发射导弹进行精确打击。

  此等情况两相对比之下,直接戳中了赫鲁晓夫的狂喜点。

  本就是导弹狂热爱好者自然阅之大喜,现如今还做到了完全领先于敌人一个技术代差,双倍的快乐简直不要来的太过幸福且突然。

  大喜过望的赫鲁晓夫不但签发了对哈尔科夫设计局全体项目人员的表彰令,还顺手给马拉申科也签发了一份全军通报嘉奖令,并同期颁发胜利勋章,以表彰马拉申科同志在国防建设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

  此举一开始还整得马拉申科没搞明白是啥意思,寻思着自己也没带领方面军一级的部队迈向胜利,咋就白捡了一枚如此珍贵的胜利勋章?

  后经拉夫里年科听说此事后,自我猜测得出的“于赫鲁晓夫同志而言是莫大胜利”这一结论加以提醒。

  转念一想好像意识到了什么的马拉申科随即作罢,既然是有功颁发,那自己就受之无愧便是。

  从现实层面角度讲,在对面的美军还在用着M60当扛把子,英国佬得意洋洋地认为“我奇伏坦天下无敌”,西德佬还在可劲儿对着豹1嗯搓魔改,法国人认为“你德佬豹1不如我AMX30”之时。

  T-59的横空出世带来的效果完全是震撼级的,至少本应如此。

  但自其诞生后,将其视若珍宝的赫鲁晓夫,亲自干涉了此种新式坦克的分配部署,在此后的数年时间内都只被部署于莫斯科卫戍部队以及西部军区。出于保密需要,而并未被第一时间装备给马拉申科的东德集群。

  保密效果当然也是有的,“只闻其声、不见其踪”的北约,对于“俄国人最新式的强力坦克”长期以来都只能停留在想象脑补阶段。

  只是模糊地知道俄国人手里有这么个东西,但这东西具体长啥样、性能如何、强弱点何在,则一概不知也无从获悉。

  此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苏军继任型新式坦克项目正式定型,也同样是在马拉申科的设计思路与技术指导下落实到位,并且即将首批次投产前的最后前夕。

  一直积极主张东德集群也应装备换新的马拉申科,才在苦等数年后,拿到了依然是全球最强的T-59主战坦克,至少在苏军的新式坦克列装部队前仍是。

  说起来,这事也是去年才刚刚发生,迄今为止还不到一年的时间。

  但即便是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距离T-59前所未有之近的北约,也依然未能详细了解到这型强力坦克的具体情况。

  甚至于连张抵近观察的照片都没能拍到,反倒被斯塔西借此机会连续钓鱼,抓了十好几个人去地下室吃德式大餐。

  眼下,无论是书面情报还是亲眼所见,对于杰克来说,都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看到这“传说中的坦克”真面目。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