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06章 春节档_华娱之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有三个,一个是暑期档,一个是国庆档,还有一个贺岁档!

  其实,春节档的形成由来已久,可以说用“积少成多”、“积土成山”这类词来形容春节档的发展史是再合适不过了。

  1995年时,程龙的港片《红番区》以“贺岁片”的名义被引进内地,成为现在可以追溯的最早带有春节档性质的电影。

  可以说,春节档就是从贺岁片传入内地开始逐渐形成。

  而贺岁片的诞生,本身也足够具有春节档的氛围。

  1981年港片喜剧《摩登保镖》于春节前在香江上映,成为历史上第一部被称为贺岁片的电影。

  也是因为从它开始,所以香江观众对贺岁片的概念就是轻松幽默的喜剧,并且一般于元旦后春节前上映,满足大家在节日里的欢庆氛围,这个概念后来也在95年被直接传入内地。

  随后的80年代,贺岁片成为香江电影市场的宠儿。

  从1982到1984年,贺岁片连续三年成为香江的年度票房冠军。

  与它一起火起来的还有程龙、洪金保以及许冠杰这些明星,《福星高照》、《最佳拍档》,这些现在都被观众经常提起的经典港片喜剧,都是以贺岁片的形式在当时上映。

  但贺岁片并不是每一年都存在,比如1985和1986年就并没有贺岁片。

  到了90年代,贺岁片的发展越来越好。

  由于星爷和程龙两个人都各自迎来了自己的巅峰期,他们二人也是无厘头喜剧和功夫喜剧的代表,于是扛起了贺岁片的大旗。

  像《赌圣》、《逃学威龙》、《家有喜事》、《城市猎人》、《玻璃樽》,这些都是贺岁片的代表作,并且也都是当时香江市场票房最好的电影。

  在两位传奇的带领下,贺岁档终于形成,贺岁片拥有了自己的专属档期。

  而很快,这个档期也传入了内地,影响了华夏电影市场。

  在最初,程龙的《红番区》对华夏电影市场的冲击力极强,它不仅是1995年票房最高的华语电影,同时9500万元的票房成绩比第二名《阳光灿烂的日子》的5000万元高出近一倍。

  商业片第一次在华夏市场“拷问”了文艺片。

  但很快内地的电影人就意识到了贺岁片和贺岁档是一个值得争取的新天地,而且内地需要有电影人站出来做出与港片喜剧一样优秀的贺岁档电影。

  这个时候接过大旗的人,是冯大炮。

  1997年,冯大炮的《甲方乙方》成为内地第一部贺岁片,开创了内地贺岁档的先河。

  这部影片用仅600万元的预算,斩获了3600万元的票房,堪称商业喜剧的巅峰。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冯氏喜剧”逐渐深入人心。

  由于香江传入的概念,内地观众也将贺岁档视为一个喜剧片的专属档期,它轻松的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