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七一、破此拘束海天空(十)_明末风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拗之人,如今正在想问题,打扰不得,便拉着小莲道:“这事原本怨我,只此一次,以后必不再犯了……对了,那位徐先生如何了?”

  “癸泉子道长给徐先生主仆检查了身体,说那位顾仆受惊过度,需要调理一番,徐先生自己倒是无碍……”

  正说徐霞客,门外就传来徐霞客的声音:“俞公子,俞公子!”

  俞国振书房外,自有模范伙的家卫值守,除了小莲等寥寥数人,其余人要想进入,总得通报。

  “请霞老进来吧。”俞国振笑道。

  徐霞客一脸兴奋的模样,丝毫没有跋山涉水同时刚经历生死之险的疲惫,他见着俞国振,立刻道:“俞公子,你那个问题,我想明白了!”

  “咦?”俞国振愣了愣:“果真?”

  “对,我想明白了,为何《山海经》中所述的诸多异兽,如今都已经消失不见,为何孔子还曾见麒麟,如今也是失了踪迹……原因我想明白了!”

  “哦,霞老说说,原因到底是什么。圣堂”

  “是因为沧海桑田,它们所生存之境发生了变化,而它们自己却不能适应这变化,故此灭绝。”徐霞客兴奋地掏出一个小布包,包里尽是螺壳:“我在峒人寨子里找到了这些,是夹在石缝中的,不是峒人吃剩的……原本峒人所住的群山,应是水下,地面上升,海底变成了山上,故此这些螺类便死了。同样,《山海经》中所载之物,周围生存之境发生了变化,有的能适应,便留存至今,有的却无法适应,终究灭绝。”

  俞国振目瞪口呆,这也可以!

  “霞老……为何会想到这个?”好一会儿之后,他又问道。

  “前几日得俞公子指点,看《钦州志》中所引《杜氏通典》之文,又在峒寨中见过峒寨的风俗。据峒人自言,他们先祖原本是随伏波将军马援南下的将校,后奉命镇守于此,于是世代成为峒主头目。当时老夫便想,原是汉种,奈何蛮习,再一细思,原因无他,所处蛮夷之地,生存之境发生了变化。由此,我再推之……”

  俞国振觉得自己下巴有些不稳了。

  他重视徐霞客,不仅因为他是大旅行家,更是因为他是如今读书人中的异类,就象已经去世了的徐光启,还有已经成为俞国振挚友的方以智,他们不仅饱读诗书,同时对于探索自然奥秘,有着一种执著的精神。

  徐霞客方才提出的观点,简单地说,就是八个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这也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对于自然科学来说,这是划时代的进步,将之扩展到社会学上,便是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只不过,欧洲人是从自然界推演到人类社会,而徐霞客却是从人类社会逆推到自然界,这就是两者间传统文化的差异之所在,比起欧洲人,中华更重视人伦与社会!

  俞国振还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