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四一、天下骁勇雄中雄(二)_明末风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密令是必要时将张秉文和方孟式一家救出即可——方家可是对俞国振很重要的一个文人家族,而不仅仅是外戚。但是,城里有六十万百姓那就完全不一样了,他点了点头:“守不住也得守住!”

  “是,朝廷没把百姓放在眼里,狗官没把百姓放在眼里。若是小官人再没把百姓放在眼里,他们就真没救了。”

  “少拍马屁,咱们虎卫原本就是华夏之虎卫,不是我俞国振一人之虎卫!”俞国振哼了一声:“别拿朝廷和狗官和我比,我嫌丢人!”

  将岸笑嘻嘻地点头:“是是,小人说错了。”

  俞国振翻了他一眼,他哪里是说错了,只不过是再确认一遍自己的想法罢了。

  有的时候,俞国振也觉得好笑,他自己教出来的这些学生弟子,现在随着年龄见识的增长,也开始有了些自己的念头。象霍彦那样是走极端的,但更多的是象将岸这样,将自己教给他们的一些理念,用于指导自己的行动。比如说,俞国振在灌输虎卫的荣誉感时,经常会提到虎卫非一人之虎卫,乃华夏之虎卫,故此,大明有难,虎卫可以不出动,可华夏有难,虎卫不能不出动。

  当然在后边,俞国振也补上了一句“量力而为,保存力量,不做不必要的牺牲”,这也是霍彦所没有记住的一句。

  “小官人亲自来,是准备打一场大的?”将岸又问道。

  “有这个打算,不过先要弄清楚情形再做最后决定,我们不打没准备的仗,也不打没把握的仗。”俞国振道:“现在建虏情形如何,朝廷的官兵如何了……嗯,孙克咸能给我们多大的帮助?”

  说到孙临,俞国振神情有些淡淡的。

  孙临毕竟是这个时代的士大夫,又没有真正经历过大的波折,可以说,除了少年丧父之外,他都是一帆风顺,看问题想事情,就跳不出这个时代的拘束。比如说,他还是始终将对朱明皇室的忠诚,放在了对华夏的忠诚之前,或者说在他心中,朱明皇室便是华夏。

  俞国振却不认为,百姓才是华夏的根本,没有皇帝,百姓照样活,没有了百姓,就连他的虎卫,也一天都难以存在,何况是紫禁城中的那位天子(八一中文网.)。

  俞国振并不怪孙临,反正俞国振给予孙临的支持在皮岛战后也减到了五千人的装备,这一点代价,与俞国振拥有青岛口这座良港作为据点和中转港相比,可谓便宜至极。

  虽然青岛口附近土地确实是崇祯赏赐的,但是换了旁人在此任总兵,绝不会容俞国振在这里放两千虎卫,囤聚大量军资。同时在此招募人手、工匠前往耽罗岛。

  五千人的军资,以登莱兵的标准,也就是花了俞国振区区十万两银子罢了,新襄又不用负担他们的军饷。比起这些收获,他还是赚的——要知道通往朝鲜倭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