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八五、冲压_明末风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小官人极是欢喜啊?”柳如是细声道:“这铅活字真的有如此大的作用?”

  “那是自然……如是,你向来聪慧,我考考你。掌握这铅活字之术,有哪些好处?”

  柳如是秀眉轻轻皱起,下意识地咬着自己的下唇,她这个模样,更显得楚楚可怜。俞国振看得心中微『荡』,伸手便抓住了她的手。轻轻握住。

  柳如是挣了挣,却没有挣脱。

  “小官人!”

  感觉到俞国振的手指头轻轻挠着自己的掌心,柳如是面飞粉晕,她嗔怪地看了俞国振一眼。

  “小官人!”小莲见他听拉着柳如是,顿时噘起了粉红的小嘴儿,明亮的眼睛里闪着不满。

  俞国振哈哈大笑起来,另一着手牵住了小莲,拉着她们二人走出了铁匠工坊。

  如今细柳别院或许要改个名字。叫细柳镇更适合一些。有出售种珠之术所得的八万多两,有从闻全维那儿抄出的十余万两,在这充足的资金支持之下,细柳别院的规模扩大了数倍,占地从最初的不到二十亩。到现在已经是一百四十余亩。西河两岸,靠着小山缓丘,一大片的耕地都被俞国振高价买入手中。

  沿着西河是工坊区,规模最大的是棉织工坊,八座水车带动整个工坊,每日源源不断地织出棉布。这些棉布大多都由徐林销往各地,徐林在销售时有意避开了松江,而是选择北直隶、四川。

  俞记棉布如今在大明的棉织市场上已经颇有影响,价格比起普通棉布要低上一成,而质量却胜过一般织工织的棉布,产量更是相当于一个雇用了三百名织工的大机户。松江一带的布商,已经有人开始在襄安附近打探,想知道这样好的布究竟是从哪儿出来的了。

  “小官人,你发什么呆?”柳如是在想着俞国振刚出的题目,小莲却不愿意去动那个脑,看到俞国振怔怔看着棉织工坊,好奇地问道。

  在小莲的想法中,小官人那么聪明,所有的事情,只要按照小官人吩咐的去做就行了,自己动脑……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还是留给如是那自以为聪明的家伙去做吧。

  “唔,没有想什么,只是觉得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就又是大半年了。”俞国振目光转到了与棉织工坊隔河相对的铁器工坊,崇祯六年以来,他的大半精力都放在了这铁器工坊上,在这里,他收获的可不仅仅是那些铅活字。

  “我想到了!”柳如是突然双眉飞扬:“我知晓小官人铸铅活字的真正用意了。”

  “嗯,说说看?”

  “其一自然是为了传播小官人经世致用的实学。”柳如是眼里闪烁着钦佩的光芒:“仓廪实而知礼节,若无实学,田地不能增产,财货不能增殖,天下百姓穷困,自然谈不上什么太平。小官人的实学,是真正为百姓谋大公为天下开盛世的学问!”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