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开府(下)_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个过场,面上才好看。

  不过,三公主年纪确实不大,同天慧同岁,转年才十四……

  户部衙门,曹颙官署。

  听了蒋坚的话,曹颙低声诧异道:“停了浙江乡试、会试?”

  怨不得他震惊,天下的文人,半数出自江南;江南的文人,半数出自浙江。因江南的乡试出现的舞弊事端,陷进去多少官员,朝廷对江南士子始终以安抚为主。

  江南士林稳,人心才稳。

  为了弥合当年八旗南下时聚集的血仇,开国八十多年来,朝廷对江南始终是加恩。

  如今皇上仅仅因厌弃两个汉官,就迁怒与这两个官员籍贯所在的浙江,这也太儿戏了。

  其中汪景琪早在年羹尧伏诛七日后,就被处斩,脑袋至今挂在菜市口的旗杆上枭示。他不仅自身获罪,妻子儿女发配黑龙江给披甲人为奴,兄弟叔侄辈流放宁古塔,九族凡在官的都革职,交原籍地方官管束。

  说起来,已经是早已完结的旧案。

  另外一个礼部侍郎查嗣庭,则是因担任今科江西乡试主考官时,出题不当,被视为“诽谤皇上”。

  这件事,倒不是历史流传的“维民所止”,因“维止”二字是去了头雍正才问罪。

  而是因他出的四道提中,前面出现“正”字,后边出现“止”字,正和汪景琪《历代年号论》中“一止之象”的说法,所以被人弹劾。

  如今不仅查嗣庭罢官入狱,海宁查家也被清查。

  海宁查家,执掌江南士林牛耳,至康熙末年,更是人才辈出,被称为“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

  查嗣庭兄弟四人,都是进士出身,子侄辈中,亦有三人科举出仕。除了长房兄长查慎行告老,带着子孙在海宁耕读传家外,查家剩下三房都在京中。

  曹颙对这个查家,颇为关注,因为后世鼎鼎大名的金庸金老爷子,就是海宁查家子孙。

  因曹家早年久居江南的缘故,曹寅生前同查家族长查慎行私交颇深。随着查慎行隐退,曹寅病故,两家的关系才淡了下来。

  曹颙毕竟只是普通人,对于历史的细枝末节知晓的并不清楚,因为并没有将海宁查家同“文字狱”联系起来。

  直到现下,查嗣庭的案子出来,曹颙才猛然想起这一茬来。

  蒋坚带了几分担忧,低声道:“浙江士林要大乱,李抚台处境堪忧……会不会牵连到二老爷……”

  这一点,曹颙到是不担心。

  毕竟曹颂是江宁总兵,辖地在江苏。李卫那边,也是有惊无险,说不定这正是他升总督的契机。

  “李卫简在帝心,位置稳当。他既稳当,老二那边也出不了大纰漏。江南士林乱不了,非磷不比太担心。”曹颙道。

  见曹颙说得笃定,蒋坚不由好奇地问道:“早年因科举舞弊之事,江南士林都闹腾的不行。科举营私舞弊,坏了他们的出头之路,众人自然不平;现下这条路彻底断了,他们怕是闹得更凶,大人怎么还说乱不了?”

  曹颙挑了挑嘴角,带了几分讥讽道:“文人无骨,最是见风使舵。圣祖爷是仁君,又重名声,江南士子就跟那会哭的孩子似的,闹腾一场,总有两块糖吃。今上会给他们糖么……”

  重生于康熙末年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