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章 董鄂_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泡,心里窝火窝得不行。这“革职”与“革职留任”区别大了去了,现下张伯行虽然也没得到好,但是谁还看不出万岁爷的风头已经转了。“革职留任”的,眼看就要高升了;像他这样的,被万岁主子亲口说了“其罪不容诛矣”的,怕是再也没有复职的机会。

  入仕将近三十载,风光显赫了十余年,离封阁拜相仅一步之遥,却落到这个下场,他如何能甘心?

  这几年在江南,不说别的,就是为了嫡母礼佛这一遭,江宁城里的寺庙哪家没受过总督府的香火银子?噶礼不敢拍着胸脯说自己是个好官,但是却敢对任何人讲,自己是个当之无愧的大孝子。

  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对嫡母晨昏定省,实心孝敬,这满八旗能够找出几个?就算不念他的好,也不必这般背后捅刀子啊!

  听到觉罗氏这般淡定从容的反问,噶礼气得胡子都要翘起,身子不禁发抖,黑着脸,问道:“额娘,难道儿子不当问?到底是儿子哪里做得不足,使得额娘要置儿于死地,儿子实在是想不出!”说到最后,声音越来越大,差不多要扯着脖子喊了。

  董鄂静惠站在里屋,听着大伯的质问,心里急得不行,不明白为何祖母不辩解。哪里是祖母去告状,不过是刚好遇到万岁爷罢了。

  就听觉罗氏慢条斯理地回道:“总督府的三百尼僧,东福堂的金丝床,额娘有哪句是扯谎?”

  噶礼只觉得眼前发黑,几乎没晕过去,老天爷呀,他的拳拳孝心如今竟成了他的“罪证”,世间哪有这般道理?

  董鄂静惠在里屋却听不下去,她晓得自己大伯的脾气,不算和气人,有时候暴躁起来也是骇人,若是真误会是祖母告状,那怕是以后家里就要不安生。

  抚了抚自己的胸口,使劲吸了口气,董鄂静惠走了出去,开口轻唤道:“大伯!”

  或许是动静太小了,或是大家都等着噶礼说话,所以除了觉罗氏,其他人并没有看到董鄂静惠从里屋出来。

  觉罗氏微微皱眉,扭过头对孙女道:“大人说话,你小孩子家家的掺和什么,还不快屋里去!”

  这一句话,方使得噶礼、色勒奇、干都与干泰他们注意到静惠。

  静惠却没有像往日那般乖巧听话回里屋去,而是上前两步,朗声对噶礼道:“大伯,祖母并未去御前告状!那日祖母带侄女去畅春园给太后老佛爷请安,正赶上万岁爷去了,因避闪不及,就在太后宫中与万岁爷打了个照面。不晓得万岁爷怎想起向祖母问大伯之事……”说到这里,顿了顿,继续道:“祖母便答了两句!”

  噶礼毕竟是宦海沉浮之人,见识了嫡母这个做派,心气也渐渐平了些。听了侄女的话,脸上喜怒莫辩,“哦”了一声,问道:“应答的是哪两句?莫非就是尼僧与床幔那两句?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