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四章 鸳鸯锅_大中华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四章鸳鸯锅

  “终上所述,如果我大清国要发展强大起来,实行立宪制,是唯一的选择。”贵阳师范学堂,讲台上老师的声音传遍课堂。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戴眼镜,还留着辫子的老师,总结陈词后便宣布下课。

  “老师,您能够给我们细讲一下曰本明治维新后的一系列变化吗?”

  “他们是如何学习洋人的技术乃至科技的?”

  老师虽然宣布下课,可依旧有一群学生围上去追问老师。

  而这个老师对着这些渴望的眼神,几乎没有什么犹豫,继续和这群学生探讨着这个问题。

  这个时期,整个大概清国蔓延两种思想,一是梁启超,康有为为首倡导的君主立宪的改良思想。

  在他们的影响之下,清国各地已经陆续在今年建立了咨议局,选择好了议员。这些议员也都进入了政界,如果没有另外一种更加激烈的革-命派思想指导下成功的起义成功,兴许,没准,清国最终真的能够成为曰本那样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不过,历史没有如果。

  比起梁启超康有为他们温和的改良思想来,同盟会他们那种彻底颠覆清朝的思想要更受欢迎一些。

  改良派的人,大抵都是原本已经有权有势有钱的上层人物,原本已经有一定地位了的。而变革派的同盟会吸引的是更多下层知识分子,年轻人。他们有组织,并且组织蔓延全国,像是病毒一样,只要给他们一个发病因子,这群病毒就会爆发。

  这群人大抵是年轻人,对时局非常不满,迫切,急于求成,所以,他们更加喜欢剧烈的变革方式,推翻鞑子这个朝廷,造一个共和民国!

  这是一种比较激进的思想,比起温和的立宪派来,他们就是炙热的火焰,随时准备燎原。

  然而,至少现在,他们这种变革思想不太保险。他们作为革-命党,还只能够在地下活动,暴露出来,虽然一些官员也不管,反而还爱才劝说归降,但大部分官员依旧对他们这种改革分子敌视,并且视为造反的社会不安定分子,实行抓捕。

  立宪派思想和同盟会改革思想,这两种思想一明一暗,在社会流行,特别在各种新学堂上,尤为流行。

  虽然改革思想在暗,可现在清政斧对思想的控制已经基本失去,所以学校虽然主体宣传立宪思想,但同盟会的思想同样蔓延于许多学生之间。

  对于这两种思想,学生们当然也有自己的思考和选择,社会中的人也有自己的思考和选择和声音。

  所以每一次政治课,学生们听的都很认真。

  这是一个思想及其活跃的时代,每一个知识分子都会不由自主探讨国家未来的方向,他们有自己的看法,他们可以高谈阔论。

  这就是这一个时代的主旋律。

  “长青,准备去哪儿吃饭?”不动声色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