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8章 烈士纪念碑_我在大明造航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一个民族有了集体荣誉感之后,那么就是不可战胜。

  虽然现在大华已经快要无敌,但是多点集体荣誉感也不错,不是什么坏事。

  烈士陵园,则是用来让民众缅怀烈士的地方,同样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有条件的情况下,华军的士兵尸体都会被运回来,葬入烈士陵园。

  没条件的,又或者是以前已经入土了的,则是立块牌位,集体放在陵园内。

  以前只有皇帝才有资格弄专门的陵园,现在吴长庆来这么一手,对士兵来说等于是莫大的恩赐。

  一个简单的举措,就能收获士兵们的好感。

  吴长庆将大致的章程弄了出来,然后交给了礼部完善,最后由礼部在报纸上宣传,工部负责动工。

  大华日报上,魏子文的文章占据了头版头条,他向公众详细介绍了烈士纪念碑等建筑的意义,并且大肆夸赞了一番吴长庆的英明神武,皇恩浩荡。

  他的文章水平很高,不少人读着读着他的文字,就感受到了那些将士的艰辛与贡献,从而感同身受,对士兵多了一份尊敬。

  以前的士兵,在文人眼里就是丘八,是野蛮无知的代表,是下等人。

  在百姓眼里,士兵则跟土匪一样。

  而经过吴长庆的有意引导之后,如今大华的各个阶级,对士兵的态度已经明显改观。

  毕竟,满清是靠那些将士赶走的,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凡还有点良知的人,都会正视大华将士的这份功劳。

  加上华军军纪严明,没有太多扰民的事件,所以大华士兵的口碑,和大明大清的比起来都要好很多。

  在民间,这些报道其实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效果。

  百姓听了说书人的讲述,或许会因此热血沸腾的选择去参军。

  而看报纸的主力军,那些读书人,有参军想法的人并不多。

  毕竟,当兵都是要卖命的。

  真想要爵位,不是还可以读书走科研之路嘛,没必要去冒那个险。

  真正重视这篇报导的,还是军队里的那些士兵。

  士兵大部分都不识字,但是没关系,报纸本来也不可能每个士兵都有一份。

  一般情况下,一个排才能领到一份报纸。

  而华军中的排长,是绝对识字的人,不识字的人都没资格当官。

  他们可以在训练之余,召集士兵一起读报听报,了解天下大事。

  古人接触信息的渠道有限,对于读报有着非常大的兴趣。

  既可以满足猎奇的心理,又能了解一些和自己利益切身相关的政策。

  每次军官要读报,士兵都会聚集到一起,聚精会神的听着。

  “陛下说了,将会在南京设立一个烈士纪念碑。凡是在战场上战死的士兵,都可以被评为烈士,家人可以被评为烈士家属,享受免税。

  同时,烈士的名字会被登记造册,放到华军博物馆里永世存放,平日里供百姓参观。听到没,大家有希望名垂青史了,这可是大官才有的待遇。

  要是能够做出点什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那可就要闻名天下了。”

  负责念报的排长笑道,其他士兵听了都是热泪满盈。

  名垂青史呀,打死他们都没想到,自己也能够有这么一天,真是战死也值了。

  以前战败后,自杀的文官统帅挺多的,为的就是名垂青史。

  而自杀的士兵却是没有,因为即便他们自杀了,也没有人知道他们的事迹,也没有人会记载他们的事迹。

  那些士兵想要尽忠,都没有尽忠的理由。

  而现在,他们也能享受和那些统帅一样的待遇,其英雄事迹,可以载入史册,名垂青史。

  这对于某些士兵来说,有着致命的诱惑。

  我在大明造航母最新章节地址:

  我在大明造航母全文阅读地址:

  我在大明造航母txt下载地址:

  我在大明造航母手机阅读: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488章烈士纪念碑)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我在大明造航母》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