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28章 英雄谁属_我在大明造航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教育方面,大华的文盲率已经降低到了百分之六十,约等于二十世纪六十年的水平。

  当然,这个统计标准有些问题。

  能够认识一千个字以上的人,就被定义为非文盲。

  当然,即便是以这个为标准,大华的教育成果也是惊人的。

  要知道,咖喱国到了二十一世纪,文盲率也差不多是这个数。

  而大明时期,以千字为标准来说,文盲率大概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大华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恐怖的成果,主要归功于两个方面。

  一个是适龄儿童的免费教育,另一个则是成人教育培训。

  大明时期文盲率虽然高,但几乎所有文盲却都会认准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读书改变命运。

  以前的人并不是不想读书,只是没条件的读书。

  在大华施行了免费教育之后,几乎所有的适龄儿童,都被送到了学校。

  这个年龄层的人,占了大概有百分之二十五。

  另一个则是归功于成人再教育。

  在军队,士兵就有夜校可上,士兵会被强制性的学习认字。

  而在工厂,大量的岗位都需要能认字的人来担任。

  所以,所有的大工厂都有夜校,一边培养工人的技术,另一方面教他们读书认字。

  想让这些人掌握什么高深的知识很难,但让这些人学会认字却并不难。

  大华推行了拼音之后,再也不需要老师一个字一个字的去教。

  只要学会了拼音发音,再借助字典,自学的难度就大大降低。

  学会了认字,对涨工资有着极其明显的作用,从而激发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那些成年人学习的劲头,一点都不比小孩子差。

  以至于,几年下来,在城市工厂里上班的人,几乎都脱了文盲的范畴。

  这一批工人,已经成了大华最宝贵的财富,是全球素质最高的工人。

  这些工人中,有数不清的小人物脱颖而出,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有的是发明了点小物件,有的是改良了下机器,有的是优化了下工艺。

  这些人才,都被各大工厂抢着要,因为他们的价值不可估量。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南京某工厂的一个工人,优化了一道工序,让内燃机的热效率提升了两个百分点。

  这个优化带来的价值,超过了百万元,从长远来看,甚至是超过了千万。

  这部分工人,占了非文盲群体的百分之八。

  剩下的百分之七,则是精英群体,以做官,科研等等为目标的读书人。

  大华现在最大的文盲群体,就是农村的百姓。

  种地不怎么需要识字,他们自然也就没有去学习的动力。

  又或者说,他们学会了认字,所能够带来带来的收益并不高。

  当然,这种情况也在逐步改变。

  当化肥开始大规模的运用后,识字的农民也占据了些优势,使得有些百姓有识字的动力。

  皇宫。

  吴长庆对大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