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制推行_城姬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初听到这名字时,很像拍着桌子问一句:你瞅啥?

  而暂时没有公开,完全处于理论阶段,则是“广信路”——广信是苍梧郡的一个县,也是汉王朝收回两粤之地后,建立的第一个县。

  后世“两广”的“广”,最初的本意,就是指“广信”。

  交州士氏,已经有的举地相附的意愿,不过双方还在拉锯谈判的阶段。

  士燮没有诸侯争霸之心,不过……肯定也是希望好处更多些的,前年还曾想要楚王能够为他争取汉室的爵位,之后以汉爵的身份依附,不过直接被白图拒绝。

  最初时有些不愉快,可不久之后,交州便再次向楚国求助了一批粮食,并且奉上了许多特产珍宝,隐隐有朝贡之意。

  历史上士燮是在赤壁之战的两年后,举族归附孙权,依旧保有一定的权力、以及在交州的影响力。

  不过在士燮亡故之后,士氏后人不甘寂寞的想要割据交州,被孙权灭族,留在建邺的人质也未能幸免……

  可见士燮其人并没有什么争霸之心,在赤壁之战后,孙权摆明了已经成割据之势后,士燮也没有与其争锋江东的意思,接受了孙权封步骘为交州刺史,举族归附,被封左将军,依旧坐镇交州。

  同时也可以看出,士氏在交州的影响力非同凡响,在其死后,士氏依旧能做做割据的梦,而且士燮在后世两粤的地位,甚至超过南越王赵佗!

  现在楚国虽然没有和北方硬拼一场,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但是……楚国的地位,也不需要由一场硬仗来证明。

  再怎么看,现在楚国的形势,都比赤壁之战后,刚刚扬眉吐气的孙权要强得多。

  尤其是楚国也一直积极与交州的望族与土著开拓关系,民间影响也不小,整个交州除了临海、就是临楚。

  士燮客观上没有其他选择,主观上也没有其他想法。

  现在双方拉锯的重点,只是士燮可以保留多少权力,或者说……士氏可以保留多少利益!

  故而楚国的十道,没有算巴东,但却已经将交州算了进来。

  至于州级,比现在县级略大,并且比郡要小不少,如今楚国本土,不计在辽东、东莱、州胡、巴东这些海外港口与郡县,也不计夷州、亶州的总督府,一共有二百四十四个县、二十一个郡!

  改制后的“州”,只有八十一个,每个州有一个主力发展的县城,另外也带两三个小县。

  州级见六部堂,由六部司、中枢六部,垂直管理,在六部堂的司堂中点选一人为“知州”,作为“州”的最高长官。

  知州的任命原则是,当地着重发展的部门的司堂担任——大部分知州,将是负责地方民生工程的民部堂司堂担任,不过如果是商业大州、教化大州,则由户部堂、礼部堂的司堂担任知州,需要重点整顿吏治、法治,或是推广工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