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7章 大朱山_顾七她只想种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终刘正德作为正房嫡长子,分到了四成。

  两个庶子原本一无所有,此时也因为和刘正丰抱团参与其中,各自分得了一成,而刘正丰作为嫡次子则分到了三成。

  至于还有一成自然就落到了继室李氏得手里。

  这般一来明面上长房作为嫡长子对比其他几房确实是分到最多家产的一个,可实际上因着李氏手里还有一成,使得两方嫡子其实各占了四成,势均力敌。

  长子刘正德虽心有不满,可因着这桩案子既然已由刘氏的族老和官家双双裁定的,事已至此,自然就也就没有反悔余地了。

  顾七详细看了这桩案件下面的长达好几页的备录,果不其然就在最后一页翻到了刘家几房各自分配到财产清单。

  一看这清单的内容,顾七就乐了。

  要说这东皋县的县官确实会做官,不仅在断案上喜欢各打五十大板,让人抓不住把柄,就是在这财产的具体分配细节上,也一样是滴水不漏。

  比如刘正德所分配到的四成家产里,包含了刘家老宅和刘家在东皋县的大部分铺面,几乎等同于是刘家在明面上的所有产业。

  也以此确保了刘正德以嫡长子的身份作为刘家继承人的明确性,这一点无论是从市井民俗乡理上还是从官家律法上都挑不出任何毛病来。

  至于两个庶子则分到的都是刘家在东皋县城外几个村子里得田产和庄子。这些产业价值既能满足两房庶子正常养家糊口做个乡野富足闲人,也不会动摇刘家经商根基。

  最有趣的是小儿子刘正丰分到的刘家三成产业竟然是大朱山,且只有一座大朱山。

  大朱山的所在位置并不算好,甚至可以说还有些偏僻。可若说价值,因大朱山的占地足够,单论其体谅价值,也确实顶的上刘家的三成家产。

  最要命的是大朱山的山体高耸陡峭,且山上岩石遍布,可用土壤稀缺,并不适合正常开荒耕种;且也因为大朱山的山体过余陡峭危险,若想要在大朱山建造山庄,其困难程度和所需银两也要大余其他地方数倍。

  当然大朱山也有优点的,虽然大朱山上土质坚硬,但山上的树木却十分茂密,另外大朱山上的野生果树十分多,且口感也明显优于周围其他地方出产的野果。

  只可惜比起大朱山本身的身价来看,种植果树的这点盈利委实有些不够看。

  不说与刘家在县城里的铺面生意去比,单论产出就是连两个庶子手里的田产都比不了。

  若非李氏手里还占了一成,且这一成财产又全是现银,足够他们母子俩过上不错的日子;在旁人眼里,或许会觉得刘正丰这个嫡次子分到的三成财产,分了和没分也没太多区别。

  这点不止旁人这么觉得,就连刘氏的几个族老和长子刘正德本身也是这么认为的。

  若非如此,即便有官家出面,这份财产的分配也不会了结的这么干脆。

  只是

  那刘正丰和李氏并不是蠢得,如此大费周章的告官申诉又说动族人,难道仅仅只是为了拿到李氏手里的那一成现银?

  而刘正丰作为这桩案件的主告人,最终却只拿到一座无用的荒山,比之一旁打酱油的两个庶子的利益还低。

  感谢“自有飞翔之羽翼”的月票,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推荐票。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