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一章 六部主官_吴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戴良小心翼翼地将各部主事的名册也整理出来后,呈送到刘奇的马车之内。

  不多时,刘奇便命人将他招来。

  两人同乘一车,刘奇看着窗外的景致,一边朝着带戴良说道:“汝挑选之人,皆为吾江东骨干,甚好。”

  戴良微微抬手,“不敢得主公赞誉,吾只是将各地呈送来的各位重臣自荐之书翻看之后,一一列选尔。”

  刘奇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汝深得吾心。”

  这一次,戴良没敢回话。

  “叔鸾啊,这六部尚书日后当于吴王府偏殿理事。”

  “喏。”

  “此外,除六部尚书之外,吾欲命步骘、徐庶在淮北之战后,亦回秣陵任职,官位可补于六部之上,与孙邵、是仪、可议吾江东大事。”

  “主公,倘若调步刺史回秣陵,那荆州交与何人?”

  “吕蒙虽年少,亦可代司马与刺史之职。”

  戴良欲言又止,那吕蒙未过二十之龄便已官任一州司马,统帅七万北伐大军,若是再将荆州任免生杀大权的刺史之位交与他,只怕不太好。

  “既然汝有异议,那便再命桓阶为荆州刺史,汝以为如何?”

  “主公,桓阶乃长沙士族,只怕……”

  “只怕他有偏袒家族之嫌?”刘奇轻笑一声,“那便让张纮任荆州刺史,如何?”

  “此人甚好。”

  “那淮北、淮南之事,汝以为,孤当交与何人?”

  戴良思忖片刻,“倘若淮北息战,怕是蜀中征讨南蛮之战亦是捷报回传,主公或可命蒯越或诸葛亮二人为扬州司马,镇守淮南、淮北之地尔。”

  “叔鸾,以汝这擢拔人才之贤明,当留任吏部矣。”

  “承蒙主公错爱,吾仍是愿追随主公左右,在这吴王府任职。”戴良可不傻,取了吏部虽然看似风光,这江东之下五州的大小官吏和那些通过州试成为孝廉的士子们,都会对他使命巴结。

  可一旦吴王刘奇能横扫天下,匡扶汉室,兴大业于江东,他便是这吴王府的从龙老臣,到时孙邵、是仪、徐庶、步骘等人可为三公之选,他再如何亦可入九卿之列尔。

  “此份名册暂时留中不发,待淮北战后再议。”

  “主公是想见一见那陈公台后再议罢。”

  刘奇轻笑一声,“孤这心思,却都瞒不过卿。”

  “主公呐,汝可继续以陈宫为将否?”

  “张辽、臧霸、高顺三将,足以镇守徐州各郡。”

  戴良面色如常,“可若陈公台尚在,此三将于其麾下,当犹如臂使,历年征战,亦连战连胜,为吾军收复不少徐州郡县。”

  “且让他自行抉择罢,孤非小肚鸡肠之辈,他陈公台统帅徐州有功,此番徐州上下不欲撤军,有守土之责,有大将之勇,知败军之耻,孤何尝不知他们心中所想。”

  “孤下令撤回陈宫,一来可迷惑曹操袁谭,二来则可让陈公台自行抉择,是否入秣陵出任六部之一。”

  言及此处,刘奇突然摊开面前长案的一张纸,身侧戴良立即为他磨墨。

  “封国诏令既已传达江东,日后这秣陵之名亦可改一改。”

  “唤作何名?”

  刘奇目光悠长,提笔写下二字。

  戴良定睛看去,却是“建业”之字尔。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