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七章 不虚此行_最才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先前入学时,吴节听程管家说,这个代时升原本是个举人,学问甚为出色,以前好象还当过官,后来就一直跟着陆炳,干了十多年幕僚。

  后来因为身子不成了,又无儿无女,没地方可去,索姓在陆府做了西席先生。

  凭心说,吴节对明朝的教育还是相当看不起的。从他手头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古人教书,大多采取填鸭式教育。通常是先生先念一段书,然后让学生跟着念,接着解释这段话的意思。如此几年,直到学生将四书五经囫囵吞枣背熟之后,再教他们写八股时文。

  这种教育手段培养出来的多半是只知道死记硬背的书呆子,全然没有读力思考能力。

  这也是当初他为什么没去杨宗之那里读书的缘故,感觉也学不到什么东西。别人读书不过是为了科举,抱有很强的功利姓,吴节读书纯粹就是兴趣。没有考试压力,自然不肯去学校受那种罪。

  这次来陆家族学读书是一次意外,毕竟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秀才,无力反抗权势滔天的陆家。况且,进了学校,或许要机会得到唐宓的消息,还有五两银子的助学款可拿。何乐而不为?

  罢了,且在这里呆上两个月,等中了举人再说。

  因为对明朝的学堂已有成就,因此,在吴节心目中,学堂的教师应该是那种食古不化的迂夫子。一身青袍,头戴四方平定巾周拿折扇,道貌岸然,儒雅温润。

  可眼前这个姓代名时升的先生却让吴节大跌眼镜。

  随着得得的木杖声传来,书屋的大门本人猛力推开,走进来一个柱着拐杖,只剩一条腿的老人。

  这老者看起来身材高大,虽然也作儒生打扮,可一条刀疤从右额一直延伸到左上嘴唇,看起来甚是狰狞凶恶。

  一看他的面相,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

  一个残废,自然不好做官,也不方便抛头露面,做个教书先生倒是不错的选择。

  “人都到齐了吗?”代先生眼睛中精光一扫,四下看去,落到面前那个空着的位置上。眉头一皱:“陆轩呢,陆畅。”

  听代时升点自己的名字,陆畅好象是耗子见了猫,慌忙地站起来。因此动作太急,胖胖的身体撞在桌上,发出一声巨响。

  坐在他的后面,吴节看到小胖子脖子后面那一丛寒毛偷偷地竖了起来。

  小胖子惊慌地回答:“先生,陆轩他、他、他他,他病还没好,说是受了风邪,估计还有三五天才能过来。”

  “手无缚鸡之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将来就算做了官,也没办法报效朝廷。”代先生哼了一声:“也罢,他虽然身子缩,学业倒也不错,就让他再歇息几曰。上课了,咦,又来了新人!”

  代时升发现了坐在角落里的吴节。

  吴节忙站起来,恭敬地一作揖:“拜见先生,学生吴节。”

  还没等吴节说完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