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六十一章 保和殿试_最才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申时行见吴节如此淡定心中暗叫―声惭愧!士贞兄的养气功夫还真是了得,想我申时行也算是见多识广,可第一次进宫,依旧被这种天家气相给震慑住了,做不到从容有度。

  他和吴节本是好友,但现在却起了争雄之心:如今倒让士贞给笑话,不成,若现在惧了,等下还怎么同他争头名状元?

  一想到这里,申时行将头抬了起来,深吸一口气,胸中波澜平息下去,整个人也冷静下来。

  穿过午门广垩场,刚要进城门口子,就听到三声鞭响。这清晨的皮鞭因为沾了露水,脆生生亮得很,就好象有一颗小鞭炮在耳朵边炸开。

  所有的考生都是一颤,队伍顿时有些乱。

  吴节仔细看去,却看到门口边上有个太监提着一条十米左右的鞭子,用力地摔打在地上。

  他心中好奇,忍不住问身边的申时行:“汝默,这鞭子什么意思?”

  吴节虽然对故宫很熟,却不清楚这殿试的礼仪制度。

  申时行刚才被吴节的气度激起了要强之心,此刻听到吴节问,顿时有些得意。这些程序他早就听师长们说过,清楚得很,低声回答道:“这是净鞭,皇帝仪仗中的一种,鞭形,挥动发出响声,使人肃静。”

  “哦,原来是这样。”吴节又问:“接下来还有什么仪式,这殿试究竟在什么地方考?”

  申时行又回答道:“以前其实不用进宫的,就在午门广垩场上答卷子。后来觉得在午门广垩场考试实在不够庄重,就转去了了太和殿东西阁阶下。可这五月间的天孩子脸,弄不好要下雨,后来就设置在太和殿东西两庑。只不过,嘉靖二十年的时候,太和殿失过一次火。万岁大约是觉得再在那地方考试不祥,就该成了保和殿,遂为成例。”

  吴节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样,如此一来,却要多走几步路。先是要过午门,然后是金水桥、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最后才是保和殿。”

  申时行一惊:“士贞好象对大内很熟悉啊。”这个时候,他才想起一个传说,这个吴士贞似乎在京城有很大的背景。

  听到二人小声说话,带队官员转头笑了笑:“肃静。”

  这官员在礼部供职,也不是第一次带队参加殿试,像吴节和申时行这样一边走一边小声说话,全然没有诚惶诚恐的模样的考生,还是第一次见到。

  说起来,除了嘉靖二十六年殿试时出了诸如张居正、李春芳、诌纶等一大批耀眼的人物之外,已经有很多年没有什么好人才进宫了。如今却一口气来了吴节和申时行这两个青年英才,确实让人振奋。

  可名士都有名士的派头和秉性,有的时候未免有些不好约束,这也是一件让人无奈的事情。

  到了保和殿,眼前的场景让所有的考生毕生难忘,就连吴节也是印象深刻。

  只见,保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