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章农业建设_崛起明末161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吧,今年弄的绝对的好,要不咱们去看看?”乡长忙说。

  “好啊,我今天来就是想到现场看看的,走吧。”

  众人步行出了镇,在离堡子1里外的地方建立的苗圃,等到了现场,可把冯有财惊了一下,一共2个苗圃,这2个苗圃修建的实在是高大上啊,每个都是3米多宽,30多米长,1米半左右高,北部和西部都是厚厚的土墙挡风保暖,南部是土墙加双层的木板窗户,现在是中午了木板窗户已经打开了一半进行通风换气进阳光,顶子上是厚厚的茅草和泥土混合起来的保温层,离自己想象中苗圃的样子那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了,到近处才发现,在苗圃的东边还有一个大坑,坑里是炉膛,烧火给苗圃加温的,要建设这么2个苗圃可真是花了血本了。

  冯有财从苗圃的东边门进入苗圃,一共有2到厚木门,是为了减少人进出时候带入冷空气,设计的还是很巧妙的。在苗圃内部每隔3米左右还有1个炉子,可能是为了苗圃加温的。

  现在进入的是北边一个,里边是培育的是红薯苗子,整个苗圃池里都是绿油油的红薯苗子了,冯有财扒开看了下,大概有7-8公分高了,快能种植了,不过颜色还是单纯的绿,等变成墨绿的时候才时候种植,否则适应不了外边恶劣的天气,很容易死亡,对这些老农来说,这也算是常识。

  冯有财发现这些苗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细,于是问:”乡长,这些苗子长的不错,就是太瘦了,是不是当时没有使底肥啊。“

  ”千户官大人,当时使底肥了,但是不懂啊,怕烧坏了苗子,没有敢使太多,现在看来的话是用少了,明年就有经验了。“

  ”不错,今年是第一年,能弄到这个样子已经是很不错了,要把不足的地方记好了,这都是经验啊。另外,你们也要把这苗圃一共有多少花费,到时候能出多少苗子,算出成本,都要记好了,明年就省事了。“

  ”是,千户官大人。“

  ”明年的时候,这个顶棚上也用这种推拉式的窗户,等天气暖和了就可以把顶层的保温土层去掉,只留下木窗,可以在白天打开,晚上关闭,那样就能多晒太阳了,苗子也能老成的快一些。“

  ”是,千户官大人。“

  冯有财又参观了一下棉花的苗圃,都是差不多的,看完后与众人交流了一会就回家了。

  在路上,冯有财一边走路一边思考,这红薯的苗圃投资也太大了,没有塑料膜的情况下很难大批量种植,除非是在南方气候温暖的地区种植。看来推广红薯是不成了,成本也太高点了啊,那怎么办呢?在冥思苦想的时候突然来了灵感,既然红薯不行那就种马铃薯,反正都是薯,马铃薯不用这么育苗,能省很多事情,而且生长周期短,收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