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厂_596_回到明朝做千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明代的十七倍!还不计其它的商税收入。明末的商业繁华,肯定是超过宋末的,所以说,大明在商税矿税的征收上,是非常有潜力可挖的。

  不过这如要征收,便涉及到非常复杂的事情,毕竟现在的大明是官商一体,进行经商的人都是官员们地家人或者奴仆,任何赚钱地行业,都有他们的身影在后闪动。动了那些商人的钱,便等于动了百官们的钱,百官又全是文人,高级知识分子,掌握了此时全大明的话语权,可想而知,到时会有一场血雨腥风地争斗。不过黄来福倒是知道万历帝有这个魄力与胆色,换成他软弱的老爹隆庆帝,黄来福便不会说这番话了。

  黄来福说话这么直接,万历帝不由轻咳了一声,不过他就欣赏黄来福这种性子,直上直下,不虚伪,又全是为了自己考虑。他点了点头,道:“此事朕会仔细思量。”

  对于万历帝来说,征商税,开矿等,这是肯定要办地事,不过他还需要更多的财源,最好是一些立竿见影的财路,当下他转移了话题,道:“黄爱卿经理三宫皇庄顺利,朕有意再将各处皇店交于爱卿经营,你看如何?”

  黄来福道:“臣谢过皇上厚爱,不过皇店不比皇庄,各类事物繁杂,各位经理皇店的公公们也管理得不错,臣自认不比他们更高明,或许,臣可以进项一些赚钱的项目,与各位公公一起经理。”

  确实,皇庄自己有后世的眼光见解,可以依大农场似地方法独特发展。不过在商业上,黄来福不认为自己就比眼下大明各位商贾太监们更高明。在此时的大明,商业繁华,光光在北京,就有商贩四万余户,经营范围涉及130多个行业。在江南江北,豪强大贾们也是不计其数,拥有百万或千万地富商比比皆是,如此时的大盐商谭景清、大珠宝商屠宗顺、大木材商王天俊等,都是富商巨贾地代表人物。

  这些大商贾们,垄断了诸多的行业,背后又是有着高深地背景,就算黄来福有万历帝的支持,但要与这些人竟争,也是怎么死都不知道。大明初期,本来有众多的官营手工业工场,分布在全国的各大中城市中,如营缮清吏司,光光在北京,便建立了手工工场11c个,什么琉璃瓦、砖瓦、木材、铜铁器皿、各种木桶、蒸笼、木炭、龙床、家俱、冠冕、袍服、鞋袜等等,都在经营之中,不过到万历时期,他们都倒闭得差不多了。由此可见民商的力量。

  对于皇店,历史上名气不好听,明史上称其“尽笼天下货物,令商贾无所谋利”,事实上,各处的皇店总共加起来,每年经营所得,收入内库的钱不过八万两银子,就算连皇室的牧场、皇庄、皇店三项合在一起计算,每年也不过二十三万两白银。还不如大盐商谭景清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