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8章 成国公府的底蕴_皇兄何故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是对于孙太后来说,其实是个好事,如果能够拉拢过来,至少以后在早朝上就有人能够发出声音了。

  但是偏偏,武英殿中闹出了那么一桩事,如此一来,怎么继续跟他接触,就成了难事。

  来成国公府找人,其实是没办法的办法。

  事实上,焦敬也只是知道,朱勇生前结交了不少文臣,但是其中到底有谁,交情深到了什么程度,却丝毫不知,只不过是有希望,所以来试试罢了。

  不过,幸运的是,他说完之后,朱仪竟直接点了点头,道。

  “驸马爷放心,若是别人或许有难处,需要另外托人,但是这位朱大人却是不难。”

  见焦敬惊讶中透着一丝疑惑,朱仪笑着解释道。

  “不瞒驸马爷,正统五年,太上皇命家父选调都指挥等武官攻读《孙吴兵略》,《历代臣鉴》等兵书,需从文臣之中,选一知兵的得力之人辅助,当时,家父举荐的便是朱鉴。”

  “朱鉴后来,也是凭借此功,从一众御史当中脱颖而出,从普通的七品巡按御史,外放到山西为五品参议,其后升任布政使,一路走到了今天。”

  “这么算下来,家父对朱鉴算是有提携之恩,当初朱鉴外放出京之前,还曾经特意带着礼物前来府中拜访家父,所以这件事情,不必托人,小侄亲自跑一趟,误会自然能够解开。”

  这……惊喜来的有点快,让焦敬都差点没反应过来。

  他只不过抱着希望,朱仪能找些关系,跟朱鉴搭上话,却不曾想,成国公府竟然跟朱鉴有这层关系,可真是意外之喜。

  与此同时,他再一次觉得,拉拢成国公府是一个多么正确的决定。

  成国公府这么多年的底蕴,虽然朱勇死了,但是底蕴还在。

  要知道,虽然太上皇登基之后,重用的是英国公府,但是,兴盛和蛰伏都是相对的。

  先皇在世的时候,虽然重用成国公府掌管京营,但是对于英国公府,也没有疏远,而是时时放在身边顾问,只不过没有实权而已。

  到了正统朝,也是如此,英国公府掌权不错,但是成国公府也仅是退居二线,不大过多参与兵事而已,在很多政务当中,发言权还是很大的。

  这么多年的积累,朱勇明里暗里不知道提携施恩过多少人,所谓的礼敬文臣四个字,在没有实际认识之前,谁也感受不到份量有多重。

  压着心中的激动之意,焦敬道。

  “既然如此,就拜托小公爷了,话说到这个份上,老夫也不瞒小公爷了,太上皇归期只怕不远。”

  “但是如今的朝中,许彬,萧维祯等人被罢职之后,几乎没有什么人肯为太上皇说话,这次廷鞠之上,天子明显是想要褫夺太上皇诏旨的法理,这样一来,太上皇纵然归朝,令旨只怕也难出宫门。”

  “所以,还是需要找些忠正敢言的大臣,替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