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02章 格局_皇兄何故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以,陈循想要明着进谏也没有法子。

  所以,他这次真正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想要借殿试舞弊案来让朱祁钰这个天子,认识到一个现实。

  那就是,清流并非无用,从地方一步步走上高位的官员,也并非毫无缺憾。

  要知道,这次的殿试舞弊案,虽然以萧镃和江渊为主使,但是,张敏,朱鉴等同谋,严格意义上来说,都不能算是清流出身。

  至于其他各部的侍郎,更是如此,他们有的出身科道,有些地方经历丰富,有的久在部院,但是在这次殿试舞弊案中,却都缄默不言。

  陈循是亲自参与了第二次的阅卷了,所以他很清楚,最开始呈上去的那十份试卷,到底是个什么货色。

  殿试和会试不同,没有什么主考官,同考官之说,理论上来说,参与阅卷的十个读卷官,是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的,这也是殿试阅卷,会从翰林院,内阁,六部各自抽调人手的原因。

  但是到最后,却还是闹出了这样的笑话,原因何在?

  萧镃,江渊等人,固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剩下的这几个人当中,但凡有一个人提出反对的意见,那么,萧镃等人的筹谋,就会立时失败。

  甚至于,都不必提出反对意见,只需要他们公正审评,选出自己觉得最好的试卷呈递上去,那么,在天子御览之时,程宗的那份并不算出色的试卷,理所当然的,不可能名列一甲。

  之所以他们没有这么做,一是因为所谓的官场规矩,二是因为不想得罪人。

  江渊之所以敢这么做,其实就是掐准了这一点。

  他先是说服了张敏,朱鉴,又联合了萧镃,相当于挟内阁,翰林院之势,去跟这些侍郎们对垒。

  按照之前殿试的规矩,萧镃是翰林学士,所以,殿试由他来主持,所以,当萧镃暗示他们要统一标准的时候,他们觉得不妥,但是,出于不想得罪人的想法,硬是没有人站出来反对。

  所以,闹出了这样的局面。

  从这个角度而言,陈循说官场风气败坏,并不是没有根由的。

  但是问题就出在这,天子一味打压清流,重用有地方经历的大臣,可事实上,两者不过半斤八两而已,谁也不比谁做的更好。

  清流固然有自己的缺点,但是,至少有一点,对天子来说,是需要的!

  那就是,对于清流来说,声名道德,就如性命一般!

  清流不是不会犯错,但是清流犯错的代价,要比普通的官员大的多。

  便如萧镃,殿试一案后,他最坏的结果,是被罢官致仕,但是,他要面对的,却是来自士林举子们的唾骂,所以对于他来说,还不如一死了之。

  再如江渊,满朝堂看看,这殿中参与读卷的人这么多,唯有江渊一个人,是最着急的。

  其他的人,虽然也同样在想办法,但是,都还算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