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70章 天道_大清弊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听这道谕旨,在座几人都是羡慕的看向张鹏翮,武英殿大学士富宁安更是又嫉又妒,大清的大学士官职是沿用明朝之制,分三殿三阁,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体仁阁、文渊阁、东阁,六个殿阁的大学士,等级高底,依次排序,保和殿大学士乃是首位,例不轻授,最近的一次授予,还是康熙三十七年,自康熙四十四年以后,朝中保和殿大学士一直空缺。

  授张鹏翮保和殿大学士,无形中就将他抬到了首辅的位置,上书房一众大学士都以他为尊,多年的宦海生涯,身居高位的张鹏翮早已是荣辱不惊,面对这份突如其来的殊荣,他沉稳的起身跪下道:“臣,谢主隆恩。”

  在座的都是人精,心里都清楚,张鹏翮获授保和殿大学士绝非是一言获幸,贞武也非是兴之所至,随意封赏,这不过是贞武调整朝中大员的延续,看来,朝中大员的调整远未结束,各地的督抚大员也势必有一番调整。

  贞武微微点了点头,顺着先前的思路说道:“天道自然,非无迹可寻,所谓天道轮回,即自然规律,万事万物皆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细心观察,勤于探索,善于总结归纳,便可一探究竟。

  着上书房会同钦天监,将历史上各个时期寒冷期,天灾密集爆发期进行总结归纳,指出北方春旱的形成原因,并揭示近些年气温变化与天道轮回的关系,就以天道自然为题,撰写文章在京报刊发,允许进行辩论。”

  贞武这是未雨绸缪,为即将到来的春旱找理由,这本是题中应有之意,众也不觉为奇,张鹏翮、富宁安两人忙躬身领命。

  贞武却是说的兴起,微微沉吟,又说道:“凡事有弊必有利,有利则必有弊,正所谓多难兴邦,大旱一场也未必没有丝毫益处,朕已飞鸽传书噶罗巴,命南洋总督陈鹏年前往暹罗、安南、缅甸大量采购粮食,并六百里加急传谕上海、厦门、广州,一应赴南洋商船,回航必须粮食满舱,粮食进港,免征一应费用。

  赈济的粮食无须担心,但各省也不能坐待援助,必须积极展开自救,你们都谙熟政务,抗旱的举措,朕就不再赘言,朕提醒几点,一则是借此大力推广高产抗旱作物,二则是预防由干旱而形成的虫、饥、疫多重性灾害,三则是严查各地储粮备荒的常平仓、义仓,旦有亏空,必须严惩不贷。”

  说到这里,贞武看向工部尚书王项龄,道:“对水旱灾害的管理向由工部负责,各地的水利工程,都是朝廷花大气力修建的,务必要要保证在抗旱期间能充分发挥既有之作用。

  另,远在秦汉之时,就已经认识到,斩伐林木亡有时禁,水旱之灾概有此起,旱灾频频,虽系严寒所至,但未尝不能稍加改善,澳洲移民空缺出的贫瘠之地,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