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72章 应对_大清弊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张旗鼓的清查赵家在常州老家的家产?赵申乔听的不由一愣,一转念便已经明白过来,官员,特别是汉员的根都在老家,不论是革退离职,还是告老还乡,官员最后都必须回籍,一般官员贪贿所得,多用于在老家购地置房。

  赵凤诏担任太原知府十四载,若真是贪贿三十余万两,必然会将银子运回老家,不可能留在太原,也不可能置于京城,毕竟京师上下都知道赵家清苦廉洁,贞武此举,不仅可以顺带查一查‘三世进士’的赵家是否清廉如故,亦可一举查证赵凤诏是否被人陷害。

  想到这里,赵申乔不由暗自感慨,这主子心思之缜密,动作之迅捷,实是出人意料,赵凤诏这下算是有救了,他忙叩首道:“皇上英明睿智,圣明烛照,洞察秋毫,实乃天下臣民之福。”

  贞武虽是不喜赵申乔为人太过严苛古板,但此人清廉自律,刚正不阿,洁身自好,在贪腐成风的官场尤为难得,于公于私,他都的善加保全,整顿吏治,不仅要严惩贪官污吏,亦要大力倡廉,护廉,树立廉洁榜样,这一点,康熙做的极好,他自然要大力继承。

  清查赵家在常州老家的家产,贞武便是出于保全之意,微微沉吟,他才道:“为避嫌疑,山西你就别去了,直接回京,广东、江南推行摊丁入亩,你功不可没,北方各省随后即将大力推行摊丁入亩,你好好将推行的经验总结一番,各种利弊皆要一一列出,朝廷的每一项革新,不可能十全十美,须得逐步完善,个中弊端,需要你们推行的官员善加总结。”

  听的这话,赵申乔不觉心头一热。贞武能够抱着这种态度,确实是国之大幸,他忙躬身道:“微臣遵旨。”

  山西。

  山西历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系历代王朝争霸之地,亦系蒙古游牧进攻中原的必攻之地,宋太祖赵匡胤一句‘盛则臣服。衰则先叛。’道尽了山西的地势。

  明清定都北京以来,山西、河北又系守护京师的咽喉要塞,大清在山西的大同镇、太原镇皆驻扎重兵,仅大同镇便驻扎了一万八千余绿营,太原亦不少,虽然绿营兵数额不及大同,但却驻扎有大量正蓝、镶蓝两旗的满蒙兵丁。

  山西,太原城,龙王庙街西侧,山西巡抚衙门。

  二堂后内署。签押房,都察院左都御史揆叙。山西巡抚苏克济、布政使苏瞻,按察使岳代,山西太原镇总兵金国正等几位大员济济一堂,几人皆是神情凝重,贞武以推行满汉一体,推行满汉联姻,公主下嫁孔府的消息已经快马传到了太原。一众人皆是忧心忡忡。

  都察院左都御史揆叙扫了众人一眼,见几人都不吭声,便沉声道:“诸位。大规模的满汉之争是不用指望了,赵申乔此时想必也回到了京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