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 租房_天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苏进有点诧异:“一级期刊也是?”

  “一级期刊也是!”单一鸣斩钉截铁。

  原因很简单,现在的文物修复界,以传统势力为主。这些家族也好,门派也好,归根结底是从哪里来的?其实就是以前传承多年的老作坊、工匠世家。

  这些地方有一个通病,就是教东西喜欢藏一手。

  “教会徒弟,饿死师父”,是这一行说了千百年的俗话。

  师徒间传承都要藏一手了,更何况对外?

  而期刊也好,论文也好,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上――分享与交流。

  现在这几十本期刊,都是在“传统文化复兴运动”这五年的时间里创办的,层次不齐,水平不均,经过了三四年的时间,自然分化成了现在的三个级别。

  但就算一级期刊,在以前那种保守思路的指导下,也只有七段以下的修复师加入。七段以上的高段修复师,极少在上面发表论文,更别提用它来彰显自己的身份了。

  不过,他们倒还是会不时看看这些刊物。毕竟谁又不是天工,怎么可能什么都知道,这些刊物上的大部分内容都很幼稚,但偶尔也是能看见一些有意思的人或者内容的。

  高段修复师通过这种方式注意到了中低段修复师,可能收对方当徒弟,这对后者来说当然是天大的好事。而被一些合作方注意到了,就可能获得工作以及金钱。

  这样一来,中低段修复师在论文期刊上发表论文,就变成了一个很不错的积累声望、自我推荐的事情,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这样做了。

  单一鸣是七段,还有一个更高段的老师,论文期刊对他们来说没什么价值,听到的时候会做那样的表情当然很正常了……

  《考古》的确是文安组创办的期刊,编辑部是一个独立的部门,单一鸣等顾问组成员可以对它进行指导,但没有管辖指挥的权力。

  苏进想在上面发表论文的话,单一鸣可以帮忙推荐,但能不能过,还是得看论文本身的水平。当然,就苏进的能力来说,他想什么过就怎么过,肯定不会有问题的。

  屈晖这个人单一鸣知道,四十多岁,三段修复师。据说他二十多岁就考上了二段,接下来近二十年没有再晋过段。单一鸣没跟他单独打过交道,对他不是很了解。

  没过多久,他们就到了南锣鼓巷。纪老太太不让苏进去医院接她,说直接在家里碰头就行了。苏进知道邻居会有人去接,想想也就没有坚持。

  他们刚到不久,纪老太太就坐出租车回来了。去接她的有两个邻居,帮她拎着住院要用的东西,她亲自抱着一个盒子,正是苏进送去医院的那个。

  老太太一见苏进就笑了,她嗔怪地说:“来这么早干什么?久等了吧?快,去家里坐坐。”

  苏进张眼一望,没看见盛老头人,他也没有多问,对纪老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