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5章 特效和退税_华娱从1998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件,也搬了把椅子坐在两人旁边,随时准备替两人准备咖啡……

  接下来主要是林东峻和杨曦看着这些文件不时讨论做些记录……

  文件中基本把米国目前着名的几个特效公司都介绍了一遍,比如乔治·卢卡斯的工业光魔,承担制作过《星球大战》系列、《回到未来》系列等等;

  詹姆斯·卡梅隆的数字领域,制作过《泰坦尼克号》、《第五元素》、《美梦成真》等影片;

  数字绘景特效公司,1988年成立,参与过许多好莱坞大制作,最为着名的作品就有《终结者2》、《泰坦尼克号》、《独立日》等等影片;

  rhythmhues,自从1987年成立以来,参与过不少的电影项目,林东峻知道这家公司后来因为李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而成名……

  蒂皮特工作室,目前正在承接《黑客帝国3》的特效制作;

  硅谷图形,制作过《阿甘正传》;

  ……

  除了米国的特效公司外,其他国家的也有介绍,比如,新西兰彼得·杰克逊的维塔数码,目前正在制作《魔戒》;英国的米尔特效,制作过《角斗士》;澳大利亚的动物逻辑,参与制作过《黑客帝国》;

  这些特效制作公司中大名鼎鼎的几家林东峻比较熟悉,比如工业光魔,维塔数码等。

  其中他就知道数字领域,这家业内一般,如果特效镜头不多的话,可以合作;像《超体》上千个特效镜头林东峻就不敢和他们合作了,毕竟风险太大。

  而且香江这几家公司很多高难度的特效镜头还是找的国外的公司制作的……

  这两年高丽的特效公司也开始慢慢小有名气,不过和香江的一样,也有各种问题。林东峻要找就准备找实力足够的,毕竟上亿的人民币可不是闹着玩的,而且还有希望对方能帮忙培训一些国内自己的特效人才目的……

  特效制作除了必要的软件、设备等,人工是非常重要的一块成本。软件的话,像houdini、maya等都能买到,设备也一样,只要有足够多的项目和资金锻炼,实际上是很容易培养出一批合格的特效人才的。

  国内的人力成本相比国外,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这也是林东峻准备今年就成立自己的特效公司的原因。

  当然他并不想凭借新世界一家来投资这个特效公司,毕竟新世界目前每年制作的特效电影有限,和国内大公司合作,一起推动国内特效事业的发展是林东峻目前的打算。

  特效制作随着技术的发展,将来实际上会越来越便宜,不过对新世纪初来说,对一部需要大量特效镜头的电影来说,还真是很大的开支。

  目前《超体》的制作资金大概在1000万美金左右,不过按照威廉姆斯的评估,这些钱肯定是不够的。

  这些钱换算成人民币八千多万,就国内电影市场来说,已经算是大制作了。

  实际上放在好莱坞也就是一部低成本片子,而这部影片中的特效镜头也不少,如果放在米国制作,这些钱恐怕最后只能是粗制滥造。

  所以,两人合计了一番之后只能选择好莱坞之外的一些公司。

  “这样看来,实际上我们的选择也就这几家了,澳大利亚的动物逻辑、新西兰的维塔数码、以及加拿大的imageengine……”

  “这些公司成立也不久,收费也比较合适,技术也过得去,可以接触一下……”

  “嗯!”

  实际上表单里很多公司都有自己非常擅长的领域,比如维塔数码的动作捕捉技术、服饰盔甲等都很有名;数字领域的粒子特效和真人cg业内很出名;当然对工业光魔这种大公司来说,不是非常特殊的特效镜头,他们基本都能制作出来……

  而两人确定的这几家也有自己擅长的东西,经过一番合计后,林东峻比较倾向澳大利亚的动物逻辑这家公司。

  《超体》是一部科幻动作片,里面有不少的科幻镜头,而动物逻辑参与过科幻片《黑客帝国》三部曲,对《超体》这部电影来说,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当然土澳的这家公司还有不少吸引林东峻的地方,这就是威廉姆斯文件中提到的另一件事——电影退税。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