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68章 论战(2)_抗战之还我河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的阻击阵地,是这两处阵地太过重要。

  如果说雪花山是娘子关之正前方的一道屏障,那乏驴岭就是娘子关右侧的门户,乏驴岭一失,娘子关就成孤关,右侧完全袒露在日寇的兵锋之下。

  乏驴岭,一个很奇怪的名字,但却有一个很美丽的传说。

  古时候,张果老与柴荣赶着驴子,驮着太阳和月亮,用车载着太行、王屋、中条、吕梁四座名山,前往忻州,走到乏驴岭时,由于道路太难行走,驴子困得拉不动了,驴车也翻了,张果老他们只得住下来。乏驴岭由此而得名。

  张果老赶的驴车都翻覆了,可见乏驴岭是多么陡峭险要的处所。所以,自古以来,华北一有战事,军队就会据守这个关隘。

  《防御纪要》记载:“乏驴岭,戍守处。”自古以来,即有“欲取娘子关,必夺乏驴岭”之说。因此,若日军要进攻娘子关,那乏驴岭是日军志在必得的要地。而赵寿山的第十七师退守此处,从一开始就注定要跟日军恶战一场,决不可能全身而退。

  当然了,刘浪亦深知第十七师以一师之力独守两大要地其中之奥妙。一来,以赵中将马首是瞻的第十七师有决心报国的愿望;二来,却是光头校长某些不可名状的小心思。

  很简单,西北军不仅是杂牌军,更是发动“西安事变”将其囚禁的“元凶”,迫于世人的压力在回到首都之后光头大佬只是将两个始作俑者分别幽禁并将第十七路军缩编,但对两军愤懑之心犹在。

  所以,此处战场,第十七师只能以一师之力硬抗了。防于战场两翼的中央军,是不会给他增援的。

  曾经的时空中,赵寿山师撤出乏驴岭战斗时,已经血战了九个昼夜。第十七师在此役中伤亡惨重,一万三千人的官兵,拼得只剩下二千七百余人。

  这位在战场上带着豪情与悲凉怒写诗篇:“妖氛弥漫寇方张,百战何辞作国殇。士卒冲锋杀敌处,娘子关外月如霜。”的将军一夜之间须发全白,在下达撤退命令的时候一军之将哭得像个泪人,趴在桌子上站不起来。

  他哭他不能继续守卫将士们用生命保卫的阵地,也哭他麾下的三秦子弟再也不能回家。此战过后,陕西户县几乎“家家设灵堂,户户挂白沙”,哭声百里,不寒而颤。

  但这个时空中,他刘浪来了。第十七师的命运绝不会再是这样。刘浪眼中升起一层水雾的同时,心中亦暗暗下了决定。

  抬眼看了一眼久久未说话但明显情绪有些波动的刘浪以及喉头有些哽咽的陈旅长,赵寿山不由微微一笑:“两位老弟不必做此儿女之态,马革裹尸本就为军人之宿命,我尚还记得在长城之时,你刘上校明令通电全国,独立团决意于阵地共存亡死战不退。刘老弟啊!你可知,若不是你当初那一句话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