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371章 风吹幕北_少帝成长计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如果这家亲戚刚好缺放牧的人手,那或许就会拍拍这位破产亲戚的肩膀,说:来给我放牧吧,我保证你吃穿不愁。

  所以,破产牧民在被亲戚们收容之后,便会成为没有收入,只能保证生存的牧奴。

  平日里,牧奴会帮有钱人亲戚放放牧,收割收割牧草,然后得到能吃半饱的食物。

  战时,牧奴便会得到一个重回牧民阶级的机会——跟随‘主人’出征,然后抢回某一个勇士的尸体!

  很显然,相较于那些平日里饭都吃不饱,每天都要忍受繁苦劳动,还要忍受主人鞭打,手持木棒的奴隶,牧奴们抢回尸体的机会大得多。

  如果真的抢回某一个‘有钱人’的尸体,那牧奴就可以继承这位战友的所有财产,重新回到牧民阶级。

  而与之对应的,就是那些有完整家庭,几个女人,几个孩子,十几个奴隶,三五个牧奴,百十来头牧畜的牧民。

  严格意义上来讲,匈奴的牧民,某种意义上并不对应中原的农民阶级,而是更类似小地主。

  在平日里的生活中,牧民实际上并不参与放牧。

  ——挤牛奶、制作乳制品的工作会由女人承担;放牧、收割牧草、照顾牛羊的事务,会由牧奴和奴隶负责。

  牧民的日常,则是骑着自己的其中一只马,晃晃悠悠出去闲逛,去某个朋友家里喝上点马奶酒,再一起去逛逛其他部落的奴隶市场,看有没有皮实的奴隶。

  如果还有兴致,那还能叫上几个朋友,赌上几只羊羔的赌注,来一场竞速赛;亦或是一起到树林间打打猎。

  经过这样一个枯燥而又乏味的一天,牧民会在黄昏前后回到家中,简单查看一下牛羊牧畜的状况,然后看着牧奴把牧畜赶回牛羊圈。

  亲手给牧奴、奴隶‘赐下’食物,并在奴隶身上留下几道象征权力的鞭痕之后,牧民便会回到自己的毡帐里,吃点东西,逗弄逗弄孩子。

  等孩子睡着了,牧民就可以把女人叫到身边,继续造下一个孩子了。

  听上去,匈奴牧民的生活还真是简单,枯燥,而又乏味,莫名令人心生向往。

  但这样一个吃喝不愁,悠闲快活的匈奴牧民,也是有自己的担忧的。

  生存。

  ‘牧民’这个阶级,之所以被认知为游牧文化的最低一层,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只有到了牧民及以上,才有资格为生存发愁。

  更低的牧奴乃至于奴隶,根本没资格考虑生存——主人给了就吃,不给就死,毫无反抗余地。

  而对于牧民而言,生存的关键,除了牛羊牧畜的健康、家庭的安全之外,便是水草是否充足。

  草原恶劣的生态环境,使得这样的牧民根本无法通过自身的力量,去保证整个家庭的安全。

  基于此因,便会出现由数百上千,乃至上万牧民组成的单位:部落。

  在正常情况下,部落一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