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六回 曹丕废帝篡炎刘 南烨仗义再兴兵(3)_数据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言!”

  献帝刘协见如此阵仗,吓的战栗不已,口不能言。曹纯拔剑高呼道:“符宝郎何在?”

  掌管天子玉玺的符宝郎祖弼应声出道:“符宝郎在此!”

  曹纯道:“速将玉玺取来。”

  祖弼怒道:“玉玺乃天子之宝,不得皇命岂能擅取?”

  曹纯喝令武士推出斩之。祖弼大骂不绝而死。刘协见祖弼死于面前,又见阶下甲士数百人皆是魏兵,心中更加惊惧,对群臣哭诉道:“朕愿将天下禅于魏王,苟延残喘,以终天年。”

  董昭看曹纯杀鸡儆猴起到了作用,当时大喜道:“魏王必不负陛下。陛下可火速降诏,以安众人之心。”

  刘协为了活命,无奈之下只得命人起草禅让诏书,令董昭捧诏书、玉玺,引百官到魏王宫进献。

  曹丕见诏大喜,展开读道:“朕在位十余载,天下震荡不定,幸赖祖宗之灵庇佑,危而复存。然今日今时仰瞻天象,俯察民心,炎汉之数已终,天运在于曹氏。魏王神武,光耀明德,四方臣服,万姓归心。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唐尧不私于亲子,而流芳于百世,朕心甚慕。今欲追仿尧典,禅位于丞相魏王。魏王毋辞!”

  读罢诏书曹丕更喜,便欲受诏。司马朗道:“丞相不可。虽然诏玺已至,丞相还当上表谦辞,以绝天下之谤。”

  曹丕从之,令人作表,自称德薄,请刘协别求大贤以嗣天位。刘协见到表章,心中惊疑不定,搞不清楚曹丕费了那么大劲逼宫,为何又推辞不受。于是问群臣道:“魏王谦逊,朕该当如何?”

  董昭道:“陛下可再降诏,魏王自当应允。”

  刘协此时也明白过来,曹丕这是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于是命人再次草诏降旨,持节奉玺至魏王宫。

  曹丕接诏欣喜,对司马朗道:“虽二次降诏,然不免篡窃之名。天下后世悠悠众口如何可堵?”

  司马朗道:“此事极易!丞相可再退回玺绶,令汉帝筑一坛,名曰受禅坛。择吉日良辰,集大小公卿,尽到坛下,令天子亲奉玺绶,禅天下与丞相,便可以释群疑而绝众议矣。”

  曹丕闻言大喜,再次退还印玺,仍作表谦辞。刘协此时已经无奈了,全由曹丕与群臣摆布,于是问道:“魏王又让,此是何意?”

  董昭得了曹丕授意道:“陛下可筑一坛,名曰受禅坛,再集公卿庶民,明白禅位。则陛下子子孙孙,必蒙魏恩矣。”

  刘协闻言只得应允,在城中筑起三层高坛,又择良辰吉日禅让。到了当日,献帝刘协请魏王曹丕登坛受禅。坛下云集大小官僚二百余人,御林虎贲十余万,又有百姓无数。刘协亲捧玉玺与曹丕,曹丕这才受之。

  坛下群臣百姓跪听册封诏书道:“昔日唐尧禅位于虞舜,舜亦禅位于禹。由此可知天命不归于一家,而归于有德。汉室陵迟,世失其序,待及朕躬,大乱四起。全赖武王神武,平乱于四方,以保我宗庙。昔虞舜有大功二十,而放勋禅以天下。大禹有疏导之绩,而重华禅以帝位。汉承尧运,有传圣之义,魏王之功,更胜于舜、禹。今用唐虞之典,禅让与魏王……”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