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九章:打破士农工商的壁垒(中)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身,总共得到加官的封赏人数高达三百八十余人!

  二十余人各个脸色都浮现了狂喜之色,因为他们这些各省府的主要领导者,最差的一个也混了七品县令。

  这群人会不会当官他朱允炆心里有数,大部分都不会!

  但是没关系,不会才好啊。

  一张白纸才是最好渲染的,不会当官没关系,他朱允炆亲自来教!

  这些人可都是纯粹的死忠派,甭管是不是假冒的,起码面上是纯种帝党,那就够了。他们不会当官,那就把朱允炆的思想当成施政纲领就好。

  在思想上保持跟中枢的高度一致,远比你自己会当官要更讨中枢的喜欢。

  “你们新儒成立以来,学术体系构建了吗?”

  朱允炆这话一出,大家伙都有些尴尬。

  哪有什么自己的学术体系啊。

  除了几句口号,一些现在胜利后完全没用的废话之外,哪里还有什么内容?

  大家又不好意思再搬抄那些被他们打成‘旧儒’党的学说,所以现在的所谓新儒,就是一个空架子。

  一看这幅场景,朱允炆心里就笑了起来,这就是他想要看到的局面。

  新儒学什么,用什么,拿什么来治国,最好的就是像眼前这般啥都没有。

  “朕这边倒是有一些想法,诸位卿家可以借鉴一下。”

  皇帝一句卿家,差点把这二十多号人的骨头都给叫酥了,忙不迭的点头如捣蒜。

  “恭聆陛下圣训。”

  他们新儒的第一纲领,就是坚定不移的听从皇帝的指示啊。

  “在朕说想法之前,先聊聊你们新儒的构成吧。”

  话锋陡然一转,朱允炆却是转了个辙:“自从提出新儒学术以来,大量在思想上跟你们高度一致的百姓都加入了进来是吧。”

  新儒成立的基础是什么?不就是靠着语言鼓动百姓冲击官衙才打倒的旧儒派,碾碎的三孔吗?说难听点,这就是‘和平造反’。没有这群占据了大运动九成以上数量的百姓,就靠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笔杆子,哪里能掀得起如此大的浪潮?

  听到朱允炆这么问,那许不忌便站了出来。

  “回陛下,确有此事。所谓有教无类,只要崇信陛下乃天地共主,是我大明有今日大世的唯一功臣,那便是在思想上跟我等一致的好友同学,自然也是支持我等新儒学说的拥趸,那我们自然愿意接纳他们,不会因文化程度、职业贵贱来抵触他们的加入。”

  不靠着这群百姓,他们拿什么来获得这最终的胜利?

  看到许不忌这般说,朱允炆便知道,他暗中掀起这次大运动的所有目的都达到了。

  “你就是常熟县那位许不忌许文暹?”

  方才双喜宣诏的时候,读到这许不忌的名称封赏,后者走出班列谢恩,这张脸朱允炆便记了下来。

  看到皇帝似乎听过自己的名声,许不忌激动的难以自持:“回陛下,是草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