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三百零五章:胆大的王雨森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账。”

  扩产江南织造局苏州营纺司?

  几人都征了一下神,韩旭蹙起了眉头。

  “府尊的提议确实很好,但是扩产哪里是这么容易的?苏绣以做工用料冠绝天下,仓促上马扩产,一旦质量有差,招牌可就全砸了。”

  “谁说要仓促生产了,计划时间不还有四年呢吗。”

  王雨森不置可否,交代道:“这几年我大明民间富商日趋增加,苏绣的产量已经明显跟不上需求,扩产本就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而有能力织造苏绣的女子一直数量不足,所以本府打算向苏州本地各大布商征借一批巧手的绣女到营纺司学习,他们那些面向普通老百姓的纺织品,从哪都能招到工人,也不会影响到他们的生产。”

  几人就凑在一起商量起来,也是隐忧不少。

  “织造一匹苏绣的工时,最少五名女子做数日之久,不知府尊打算在眼下苏绣的产量上增加多少?”

  “三倍!”

  几人都坐不住跳了起来,王雨森说的这个数量把他们吓住了。

  “如此一来,全苏州的绣女几乎要抽走大半之数,那些布商能愿意?”

  “他们完全可以面向社会招工嘛。”

  王雨森把自己的大胆想法说了出来:“而且,不仅苏绣要扩产,普通的绢布也要扩产,下南洋的商贸一直供不应求,这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本官想,由咱们苏州府衙牵头出资,盖一个大型的纺坊,各大布商入股进来,产出按比分配,有经验的绣女被咱们征近了苏绣营纺司,这个新的纺坊就面向整个苏州府招人,能招多少招多少。

  女子数量要够就最好,不够,就招一批半大小子,反正普通绢布也没多少技术含量的活计,给他们点营生做,也算补贴家用了。”

  “不行!”

  苏州府的教谕第一个表态反对:“男女大防,焉有同工的道理?”

  这年头,除非家里实在困难,穷的揭不开锅,女人才会出门抛头露面的做绣女,赚取钱财补贴家用,建一座大型的纺坊,想要招募够能实现产出翻倍的女子数量必是困难重重,而现在王雨森竟然说,女人数量不够招半大小子?

  男女同工,他们苏州能被天下人骂的比青楼勾栏还要藏污纳垢!

  “同工怎么了?”

  王雨森的神色不变,这些同僚有这些反应完全在他的印象之内。

  “同工就一定会出现通奸的现象?笑话,只是在一起做工,又不是一个被窝睡觉,你家织布在床上织吗!”

  他这一拍桌子一瞪眼,大堂内还真就安静了不少。

  顿了顿,眼瞅着有想要冷场的迹象,王雨森的语气还是软了不少:“当然,为了不引起太大的哗然舆论,让那些布商、乡村地头的地主支持一下咱们府衙的工作,把他们府上的丫鬟都卖给咱们,算入股新的纺坊,如何?”

  苏州府豪商大户上百之数还是有的,各家凑凑,凑个几千丫鬟完全是轻而易举,多开点工钱,面向民间招募,缺口压力就会小上很多。

  “各位自己思量思量吧。”

  王雨森端起茶碗,语气就淡漠了许多:“要么墨守成规,抱着老玩意致仕等死,要么勇于改变,在这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冲出去,诸位,咱们这儿是直隶省,上一步,就是中枢,再不济调到外省,起码也要进布政使司衙门。

  想升官还是要致仕,你们自己选。”

  “这么多的女子在家里相夫教子的,空闲了多少的人力,她们走出来赚钱就要花钱,花钱就又多了财富的流通,税也就会更多。咱们付出的工钱本身就比不上产出绢布的营收,两头一起赚,还怕交不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吗?”

  王雨森的话还是让几人动了心的,是啊,现在这个节骨眼,就是一切以完成计划、超额完成计划为准的时间点。

  经济成绩,就是硬指标政绩!

  想进步,就要大胆改革!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