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零七章:要做好改革的先锋官(下)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啊。

  朱允炆倒也理解王雨森这种心理,因为他就亲眼目睹和参与过那个‘一切以GDP为纲’的时代。

  要说那个过程中最令朱允炆糟心的,便是矫枉过正后产生的一个病态现象。

  “房地产就是GDP!”

  像这种情况,那就是人力无法干预,甚至宏观调控都已经无法扭转的一种社会变革导向。

  不仅我国,便是任何一个国家,当他开始逐渐富裕,走向发达的时候,都会出现一波房价暴涨的现象。

  近在咫尺的那个岛国和棒子,就出现过几年房价暴涨几十倍的现象。

  至于那些拿同时期欧美房价涨幅来进行比较的行为,就属于纯粹的耍流氓。

  因为人家发达的早,房价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完成暴涨的过渡期了,

  眼下的大明,房地产这个概念还没有,相应的市场和产业倒是有个雏形,当然远远没有达到起步发展的阶段罢了。

  大明也没有资格说发达国家,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贫困国正在往发展中国家进步的过程而已,想实现奔小康都不现实。

  这么一个国家不会出现以GDP为纲的现象,但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相似的矫枉过正的现象。

  “以完成五年计划为纲。”

  这就是眼下大明最大的问题。

  大明的官,被逼的实在没有办法了,开始绞尽脑汁,层出不穷的幺蛾子比他这个皇帝还要更甚。

  所以古人未必见得多聪明,也未必见得多笨。

  平常心来看待,也就跟现代人水平差不多,只是没有被逼到没辙罢了。

  一个古代的官扔到现代,很快他就会进步成长为一名有能力的官员,而一名现代的官员扔到古代,要不了三年绝对腐败堕落。

  原因很简单:压力的巨大差距。

  现在一个五年计划,算是让古代这群习惯了惫懒懈怠的官员尝到了一丝丝现代的为官压力。

  在这个压力下,他们便开始勇于打破自己的固有思想了。

  什么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他们都敢做,而且一个赛一个胆子大。

  骂声算个屁啊,非议又算什么玩意,能有官帽子重要?

  “布坊的事,你可以大胆去做,但是朕和内阁不会给你支持,懂吗?”

  王雨森心中顿时狂喜,知道自己此番对答算是顺利过关,当下喜上眉梢,站起身谢恩。

  “你好好做,也算给天下人树个榜样,你做好了,朕也好让内阁明文地方,停止伐木毁林的行为。”

  搞经济,不一定非要用传统的置换方法,不是一定要牺牲才能获得。

  改革,最重要的就是要放开思想。

  等苏州搞好了,内阁就有底气在进一步,把地方逼到不得不寻求大变革的死胡同里!

  “另外,朕给你透个底。”

  朱允炆说道:“朝廷正在南天竺用兵,掳了一批劳工,其中女子的数量大约能有十来万,不日就会在闽浙登陆,朕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