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二章:一省大员的富有(下)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让诸位反思一下,四川眼下物价飞涨该如何控制和引导,也希望诸位能多把时间用到考虑平抑物价的上面,而不是助推物价的飞涨。”

  这话说的大家脸上都有些挂不住,也都心里清楚,邝奕和最后那句‘助推物价飞涨’的矛头是在指向哪里。

  成都的物价上涨,跟他们这群在座的官僚也不是并无关系。

  可能他们的俸禄,不足以让他们在物价飞涨的当下花天酒地,但他们吃吃买买,怎么可能走自己的腰包?

  不花公款还叫哪门子官啊。

  只要能找个合适的借口把钱走掉公账,那谁花起钱来还心疼?

  不能在家吃,就下饭馆,去省府衙门的大食堂,想吃想喝的,没有不给买、买不到的道理。

  皇帝不差饿兵可是老话,当今建文那也不可能又让马儿跑,还不愿给马儿吃草,官吏在办公期间吃饭的钱,总没有让官员自己出的道理。

  “大家伙应该庆幸,在几个月前,中央下拨了上千万石粮食入川,这才保证了我四川全省粮价,迄今没有发生任何上涨,不然粮价飞升,那才是真的一省糜烂。”

  话让邝奕和说道这个份上,大家伙心里俱都叹了口气。

  本以为是过年时节,一群人坐在一起喝喝酒、聊聊天,畅谈一下雪月风花的雅事,谁能曾想,还是聊工作、谈政务。

  官员就不能有点私生活了吗?

  邝奕和这样的一把手,也太没有素质了吧。

  “藩台的话,我本人是深以为然的。”

  这个时候,成都知府钱安平开口接了话茬,顺着邝奕和方才提到的物价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不知道诸位最近有没有留意成都城内的酒价问题。”

  左参政提了一嘴:“略有耳闻,酒价先高后低,短短几个月,成都冒出了许多家大大小小的酒坊。”

  “这个事我倒是比较理解,跟诸位同僚讲一下。”

  钱安平笑道:“在成都城外有一个李家村,这个村在退耕之后,没有说全村入城讨活生计,做了什么呢。

  他们全村集资,就在他们村址的地方搞了一个大型的酿酒坊,就是前段时间特别火爆的那款剑南春。

  正巧赶上了酒价暴涨,赚了不少钱。

  这下可好,其他的退耕户一看酿酒可以赚钱,就纷纷一拥而上,大搞酿酒业,导致咱们成都的酒水价格先高而后低。”

  四川主抓商业的主官这时候听明白了,便紧随其后的说道。

  “钱知府这话的意思是,成都眼下物价高涨的原因,是因为百姓们只消耗而不生产,只要生产达到,那么物价自然就会降下来。”

  “没错。”

  钱安平点头,而后又道:“还有一点,那就是百姓原本都是农民,他们没有文化只懂种地,即使退了耕,手里攥了钱,却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利用。

  时下成都,所有的物价都在涨,为什么没人去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