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九章:学生与大明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何给王雨森出主意。

  全国各地关乎发展的奏本,府县送到省里,布政使司不懂就递给臣,结果臣也不懂。

  陛下,眼下我大明已不是唐宋可比的了,这个家让臣当的心力交瘁,惭愧不已,所以臣请辞,退位让贤。”

  十年殖民,顶的上百年积蓄。

  这是当年东印度公司十年收入报表递进国内后的感慨。

  也助推了约翰牛用三十年时间,完成了人类五百年都未必能达到的生产力飞跃。

  眼下的大明就属于典型的久贫乍富,而且富到了杨士奇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去花这些钱。

  一年花两亿八千万是什么概念?

  洪武朝三十一年的现银收入全部加起来都没有八千万!

  银行总行金库里堆放的黄金、银官锭恍若小山,看管的部队从最初三个百户所变成现在两个千户所。

  杨士奇的压力太大了。

  做丞相是为人臣的毕生理想,但掌控一个如此巨大的国家做丞相,那其中真的是冷暖自知。

  面对着杨士奇的抱怨,朱允炆笑了,起身拾级而下,坐到了杨士奇的身边,近距离的笑话道。

  “朕还当阁老是因为什么原因才坚持致仕呢,原来这么一件事,不知道该怎么花钱算什么棘手的难题,朕让莫成去搭了一个科学院,那地方烧钱烧的最狠,不知道怎么花,就把预算全扔进去烧呗。”

  杨士奇苦笑,知道这是朱允炆随便给出的一个玩笑主意。

  “朕知道阁老在想什么。”

  朱允炆拍了拍杨士奇的小臂:“说实话,朕很多时候也累,不知道能够引领我大明走到哪一步,又或者还能不能领的动。

  但天下七千多万百姓相信朕可以做到,也都在等着朕做到,朕不敢停啊,阁老不仅仅是朕的肱骨大臣,也是大明社稷的栋梁之才。

  就当为了天下的百姓,阁老再做几年吧,等三五结束之后,阁老再退。”

  皇帝都把社稷苍生搬了出来做挽留,杨士奇犹豫再三,还是艰难开口婉拒:“陛下隆恩厚爱,臣愧不敢当,但臣确实常感能力有限。”

  “改革不能激进,这话当年还是阁老您给朕说的。”

  朱允炆突然开口,替杨士奇回忆道:“十五年前,朕上位之初,欲大刀阔斧改革朝政、地方,阁老您给朕写了一道劝本,痛陈利弊把朕拦了下来。

  今天,我大明虽然日新月异,但改革还是不应激进,一切求稳,天下没人比阁老你更适合坐宫文华。

  夏元吉是财政一把好手,他不适合做首辅,若是高炽做首辅,四叔一定会退,朕马上要跟帖木儿开战,四叔不能离开。

  解大绅朕就不提了,水平太差。

  其他还有谁能补进内阁做首辅呢?

  许不忌倒是甚通朕心,但他比朕还激进,他要是做了内阁首辅,朕都怕三五年之后这江山,连朕自己都看不懂了。

  严震直再过两年岁数就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