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五章 小学 (上)_盛唐日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工匠的毕昇出不起,民间寻常书商拿出来也吃力,对于大唐任何一个中央机关来说,却都不会是大数目。更何况,还可以通过调整青铜中含锡的比例,降低活字的造价,甚至直接使用价格远远低于青铜的铅!

  张潜之所以不打算采用铅活字,主要因为是他不知道铅的毒性到底有多强。而为了给著作局打造一套强大的班底,他准备把王翰、王之涣、张旭、张若虚等人全拉上。如果为了节省几十吊钱,就让这些曾经照亮华夏文明史的璀璨明星们中了铅毒,他肯定会良心不安。

  于是乎,两天后,当卫道和牧南风两个抵达张潜家的正堂之时,就看到这样一幅令人瞠目结舌的场景。比他们俩早到场的贺知章、张若虚、张旭三个,每人提着一把錾刀,正在聚精会神地给小青铜柱子上刻字。而正堂中央,王翰、王之涣、琴律和张九龄,则围在一张巨大的车轮旁,窃窃私语。

  再定神细看,那车轮其实也不是车轮,而是一张车轮状的桌案。桌案上刻着若干条细细的轮辐和圆圆的纬线,由轮辐和纬线交叉而分隔出来格子,则全都凿成了一寸多深的凹槽。每个凹槽之中,还放着三三两两的长方体铜柱,被透窗而入的阳光一照,金灿灿地晃得人眼发花。

  “这是什么?”卫道看得两眼发直,顾不上跟贺知章和张若虚两位长者见礼,就三步并作两步冲到了车轮旁,大声追问。

  没有人回答他的话,王翰手里拿着一个青铜打造的盒子状东西,向王之涣和琴律发出邀请。后两人,则快速转动车轮,从不同的凹槽里拣出数枚表面已经刻好字的铜柱,相互配合着放进了青铜盒子里。

  牧南风比卫道行事稳妥,倒是先主动跟贺知章和张若虚两位长者打了招呼。然而,两位长者注意力,此刻却全都在各自手中的錾刀上,回应得很是心不在焉。所以,反而弄得他浑身上下都不自在,想了想,干脆追着卫道的脚步来到了车轮旁,躬身向在场年轻人中年龄最长的张九龄请教:“子寿兄请了,敢问,诸位在琢磨什么稀罕器物?这车轮和车轮里的铜柱,又做何用?”

  “铜柱为活字,车轮为拣字轮。我们也是刚刚听用昭介绍了几句,这会儿正在自己琢磨。你和纲经先看看就知道了!”张九龄头都没抬,拎着一只刷子大小的毛笔,快速回答。

  “活字?”牧南风听得满头雾水,本能地低声重复。然而,却不好继续刨根究底,只能耐下心来仔细观瞧。

  这一次,他还真看出一些门道来。

  那些放在凹槽里的铜柱,总数大概有三百枚上下,都是表面已经錾出了阳文的楷书,与武德年间颁发的开元通宝上面的文字同属于一脉。

  那铜柱侧面,也不是直上直下。而是在正中央位置,刻了一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