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五章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_盛唐剑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力,可以带动。但只要加一点点的重量,孔明灯便无力升空。”

  裴旻这才讶异的看着这个中年人,说道:“你做过类似的实验?也就是尝试……”

  中年人点了点头,道:“出于好奇,很早以前尝试过。后来放弃了,正常人大多在一百二十斤上下,要想将人送上空中,需要大量的力量。仅靠烛火是做不到的,至于碳火,本身的重量就比力量更强飞不起来。倒是油可以一试,但油燃烧过快,没有效果。”

  “……”

  裴旻再一次震惊了,或许中年人失败了,但就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他这样敢于实验创新的人物,时代才会进步。

  这肃然起敬之余,裴旻也问起了他的名字。

  中年人恭敬的回答道:“在下纪南。”

  裴旻顿觉有些耳熟,笑道:“好像在哪听过……”他想了一想,突然一拍大腿道:“筒车,改良筒车的匠师,好像也叫纪南,莫非就是阁下?”

  他的语气用词都跟着改变了。

  中国自古就是以农立国,与农业相关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水利作为农业中最不可缺的一环,历朝历代虽致力于兴修水利工程,不论是灌溉渠道或是运河都动员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营建。

  这些渠道大都分布在各大农业区,至于高地或是离灌溉渠道及水源较远之地,依旧是无法顾及。

  于是华夏劳动人民用其智慧,发明了一种能引水灌溉的农具水车,用水车将河渠之水,引入田地。

  水车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但只是简陋的工具,比较粗糙,并不实用。直到汉末时期,马均发明一种由低处向高地引水的龙骨水车,将水车推向各地,造福万民。

  但是龙骨水车也有自身的不足之处,动力不足,取水量少,构造复杂,而且需要人力、牛力来旋转。

  到了隋唐时期,龙骨水车已经渐渐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筒车,可是筒车自身也有不足之处。

  十年前,江南一叫纪南的工匠,改良了筒车,利用水力运转的原理,让竹筒自主取水,引流水自转导灌入田,正式告别人力,全自动化操作。

  这全新的筒车造福天下万民,裴旻主政之后,听过类似的事情,对这个名字记忆犹新。

  纪南颔首道:“不才,正是在下。”

  裴旻肃然起敬,心底也为纪南叫屈,暗叹:“可悲!”

  纪南的筒车造福天下万民,可他自身却是籍籍无名,仅是屈居小小的将作监,再想想李隆基梨园那些名动长安的家财万贯的名伶。

  他对着纪南深深一拜,说道:“纪大匠造福天下百姓,受某一拜!”

  裴旻不给纪南动容的时间,言归正传道:“孔明灯之所以能够升空,真正的原因热胀冷缩。当空气受热膨胀后,比重会变轻而向上升起。只要有足够的热量,这个热气球绝对可能载人飞天的。之前是因为没有这个条件,现在我们有了西方的希腊火,以希腊火的威力,应该能够实现载人升空的奇迹。我要用热气球,穿过阿拉伯的二十万大军,将困在城里的封常清节度使以及一众国王营救出来。”

  “宋大匠,你负责材料的筹备与制作,纪大匠你跟着这位西方来的奥尔达斯修道士了解希腊火的运用改良,能不能让之升空,就看你们的了!”

  既然发现了纪南这样的奇才,裴旻自是毫不犹豫的重用起来。

  这世界并不缺人才,缺的是发现人才的人。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说的便是如此。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