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二章 无人发言_盛唐剑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风险降至最小,却也值得。”

  他顿了顿道:“此事我会与几位宰相重新商议,静远要做的就是明天。用你琢磨出来的黑火药,让朝中文武大臣无话可说。”

  裴旻眯眼一笑,道:“这点陛下放心,为了今日,臣这里的准备,不可谓不充分,足以让所有人震撼。陛下、高内侍也要有个心理准备,在我弯弓射箭的时候,偷偷的找两个棉球塞住耳朵才是。”

  李隆基会意道:“好,朕定然事先做足准备。”

  裴旻离开皇宫时,以是深夜。

  这在宫里吃饱喝足,裴旻在剑阁里练了会儿剑,消化消化,又在书房看了半个时辰的书,方才回屋睡去。

  翌日早朝!

  李隆基再次提起了开陇山,修乌鞘岭的事情。

  果如以往一样,他这话一出口,再度引起了满朝文武的哗然。

  当初李隆基一句“此事朕心里有数,无需再议”,将事情压了下去,此后也未再提。

  众臣皆以为李隆基明白了利害关系,不在思虑此事了。

  却不想时隔十数日,李隆基又度提起此事。面对满朝反对,居然尤不死心。

  首相宋璟道:“陛下,现在是非常时刻,恶钱影响,为祸甚大,不能继续姑息。要收天下恶钱,我等已经做好了市场崩坏波动的打算。西域商道是救市的关键,绝不容大意……”

  首相都如此说了,余下群臣更有了胆气,纷纷仗义执言。

  当然就属卢怀慎跳的最为厉害。

  大多朝臣是就事论事,但卢怀慎却唯恐天下不乱,唯恐裴旻过的太好太舒适。

  李隆基面对满朝文武的反对,挥手制止了所有人的议论,道:“此事朕本觉得事不可为,但裴国公自有高见思量,他以来京中,诸位爱卿,不凡听听他的意见如何?”

  文武百官除了个别,大多数人方才知道远在陇右的裴旻,竟然已经到了京师,不免有些动容。

  李隆基看了高力士一眼。

  高力士会意,高喝:“传陇右节度使、按察使,冠军大将军兼御史中丞、凉国公裴旻上殿觐见!”

  一连串的头衔,节度使、按察使、凉国公加上有名无实的冠军大将军、御史中丞,让满朝文武无不欣羡。

  若论大唐除了李隆基这个皇帝,谁手中的实权最大,毫无疑问是陇右手握七万大军,统辖十二州军政大权的裴旻。

  裴旻一身绛紫色的官服,腰缠白玉腰带,配上金色的鱼袋,在衣着的衬托下,兼之他这些年的杀伐生涯培养出来的战场气势。两相融为一处,尽显威武气概。

  朝中百官带着几分复杂的看着一步步走进大殿的裴旻,在若干年前,面前的这位少年不过是一个进京的考生,芸芸众生中微不足道的沧海一粟,如今却成了大唐权势最大的封疆大吏。

  谁能预料?

  “臣裴旻,见过陛下!”在这朝堂之上,裴旻恭恭敬敬的向李隆基作揖问好。

  “免礼!”李隆基挥了挥手道:“裴国公以达,诸位有什么,可以与他直说。”

  文武百官面面相窥,一时间竟然无人开口了。

  裴旻的厉害,他们不只一次见识过。

  这位年纪不大的青年,功高卓越,深得帝宠。还巧舌如簧,能言善辩。他好几次与百官对阵庙堂,无一失利,甚至将身为宰相卢怀慎说的险些气背过去。

  固然他们皆不同意裴旻的提议,但是真当着裴旻的面,却有了几分忌惮之心,不敢畅所欲言了。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