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十六章、征召_勒胡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宰。

  退朝之后,裴该便在尚书省再次召见刘隗,把今天陛前的商议结果告诉他,并且说:“群臣之意,皆不欲琅琊大王再居丞相之位,我亦只得屈从……”

  刘隗说没关系,这就很可以了丞相本是虚职,其实压根儿管不到远在长安的朝堂,白白挂这个名头使得四方觊觎,又何苦来哉?不如改为太宰,身居上公之位,同样是名义上的朝臣领袖。而且刘隗此来,事先就跟司马睿拍过胸脯了,说我主要目的是为大王求得徙封于吴,如此则可名正言顺地久镇江东,如今虽然吴王没拿到,拿到个封邑更广的丹阳王,自己终于可以挺着腰杆回去复命啦。

  “仰赖裴公在天子驾前美言,大王必深德于裴公也。”

  裴该笑一笑,说好“卿之所望,我已允诺,则我之所虑,卿可为解否?”我既然做出了相当大的让步,那现在就该你帮我谋划,该怎么削弱江东之势,使不为朝廷之患啦。

  刘隗胸有成竹地回答说:“裴公前使祖公等召侨客北还,今可再用此计,以朝命征召江东俊彦。如是,则弱江南大族之力,且重朝廷之威也。”

  裴该闻言颔首:“此计甚好,然而……王茂弘、王处仲必不肯应召吧?”

  刘隗说那是当然的“裴公请求其次。”

  裴该说其次么……“南渡显族,除王氏外,无过周伯仁、诸葛道明;江东土著,‘五俊’为良卿以为如何?”

  刘隗摇摇头,回复说:“周伯仁本无宦意,必不应召,此外……末吏以为,侨客中琅琊人,及土著之‘五俊’,多数不应。”

  南渡侨客除了琅琊王氏那哥儿几个之外,家世最高,影响力也大的,便只有周周伯仁和诸葛恢诸葛道明了;而江东土著的领袖,人称“五俊”,就是顾荣、贺循、纪瞻、闵鸿,以及薛兼其中顾荣、闵鸿已殁。裴该说我想征召这几个人入朝做官,但刘大连却摇头表示:没用的,他们不会来。

  随即详细加以解释。首先是汝南周,他本人好酒放诞,本身就没什么做官的意愿,司马睿和王导靠着老交情,好说歹说,才把他扯给出山来,基本上等同于木偶。那如今他已然在江东呆安稳了,还怎么可能返回中原来呢?其次诸葛恢,本人虽然官位不高,才是个江宁令,但他代表着琅琊名门诸葛家。只是,琅琊人你就别想啊,既为司马睿旧臣,又是王导同乡,仗着这层关系,在江东必得重用,又何必要北归与群贤一争短长呢?

  终究琅琊诸葛氏在中原也仅仅是二流家族而已。

  “且诸葛道明名为北人,实南人也……”

  诸葛恢的祖父是曹魏司空诸葛诞,后来据淮南而反司马,兵败被杀,其子诸葛靓逃往东吴,官至右将军。诸葛恢就是诸葛靓的儿子,打小在江东长大,他对江南的感情可比对中原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