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后27章 圣光终末_1255再铸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较大的实力差距,一方面也是因为突厥军的主动撤离。

  这条传统边界两侧是两国经营多年的坚固防线,西侧是罗马的亚历山大之墙,东侧是突厥的单于防线。当年装甲战车还未列装的时候,东西两军就曾以这两道防线为依托进行过几百万人规模的极其惨烈的战争,防线不断增减,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依然令进攻方头皮发麻。突厥军现在便试图以这两条防线为依托,在西方拒止盟军的攻势,做最后的抵抗。

  锡瓦斯一带曾经是“第二突厥”塞尔柱苏丹国的故都所在,现今则是防线的核心地区之一。如今突厥兵力捉襟见肘且训练不足士气低落,只能将大部分兵力填补入防线的工事区域中,只留少量兵力在西侧阻滞盟军部署到位。

  阿斯兰等人就是这少量兵力的一小部分。他是参与了整场战争的老人了,在战争初期,他能跟几百辆战车一同在战场上纵横驰骋,那是多么的酣畅淋漓,而现在却只能化整为零,凭借地利打打偷袭。

  突厥军的装甲部队天下闻名,有着大量经验丰富的一线作战人员,在这种阻击作战中经常能取得奇效。但这也改变不了大局,敌方的装甲车辆数以万计,而且仍在飞速生产中,这点损失只是杯水车薪。而突厥国内的军工业由于九州军铺天盖地的战略轰炸,产能已经被打入谷底,前线战车几乎是打一辆少一辆了。

  对这一点,阿斯兰这些体会过战争变迁的老兵认识得尤为清楚。在华盟,他这样有着出色战绩的王牌战士如果还在第一线冒险,那可能是会引发轩然大波的战争新闻;而在突厥,反倒正是因为他的历史战绩出色,才能在有限配额中获得珍贵的七式战车,继续在第一线战斗。

  撤离途中,一队华盟战斗机出现在战场上空巡逻,但阿斯兰他们运气不错,及时躲到了隐蔽处,没有被发现。

  天黑之前,他们回到了锡瓦斯要塞外围的阵地之中。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西侧的盟军逐渐部署到位,突厥军组织了几次骚扰性的反攻,效果不大,然后就缩回了防线之中,专心准备防御。

  之后,盟军也开展了对防线的试探性进攻,防线南北普遍发生了战斗。但这条防线毕竟是多年营造的,进攻受到了极大的阻滞,战斗并未深入下去。

  三月份,盟军在锡瓦斯南方的乌祖克一带发起了一次较大的攻势,一度突破亚历山大防线,但是向纵深突破时受到侧翼威胁,在东方的单于防线前被挡了下来,不得不撤退回去。半个月后,他们在防线北方再度发起猛攻,但重演了上次的战况。

  此后,西线战场便暂时安定了下来。华盟似乎不愿意付出太多伤亡硬啃这条防线,转而在防守较空虚的东线和南线战场投入更多力量,正稳步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