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59章 见沮授_策行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抹浅笑。毫无疑问,拿下冀州,最有价值的收获就是沮授。田丰已经老了,性子又过于刚正,大部分时候只能当作道德模范,并不能起太大的作用。沮授正当不惑,经验丰富,至少还能发挥二十年。

  历史上的官渡之战后,曹操曾想将沮授收为己用,可惜沮授看不上他,一心想逃回河北,而且险些成功了。曹操不愿意他再为袁绍所用,只能杀了以绝后患。如果沮授能及时逃回河北,历史的结果也许是另外一番模样。

  “公与,尝尝这新茶。”孙策伸手示意,淡淡的笑道。从见面开始,沮授就没怎么说话,甚至连表情都不多,孙策相信他有想法,只是没有说而已。之所以将他留下来,就是要问一问,真正打开他的心扉。

  沮授双手捧起茶杯,浅浅的呷了一口。“大王,这茶好,香气浓郁,滋味淳厚,有高山之味。”

  孙策看向沮授的眼神多了几分惊喜。“不想公与如此懂茶,竟能品出这茶的产地。”

  沮授笑了笑。“大王说笑了。臣不懂茶,再好的茶,到了臣口中也分不出好坏,只听人说最好的茶都长在高山之上。大王重商,茶又是江东特产之一,大王喝的茶自然是最好的茶。臣大胆一猜,侥幸得中。”

  孙策哈哈大笑,伸手指指沮授,又挑起大拇指。

  沮授又道:“只不过茶好猜,心难测,大王喝什么茶,臣能猜出一二。大王想什么,臣却猜不出,敢请大王解惑。”

  孙策笑笑。“公与想问什么,不妨直言。常言道:道不同,不相为谋,你我既为君臣,不妨各言其志,看看有没有相同之处。”

  沮授放下茶杯,拱手施礼。“岂敢。愿呈浅见,请大王指正。”

  “说来听听。”

  “幽冀一体,欲以河北争天下者,必倚燕山而南下,取洛阳,取三河,挺进关中。如今大王得冀州,刘备西窜,大王却按兵不动,有治河之意,难道不担心养虎为患?”

  孙策端起茶杯,送到嘴边,隔着茶雾打量着沮授。他知道冀州人对此有疑虑,希望能尽快结束周边的战争,避免长期对峙,但他不知道这是沮授个人的意见,还是受集体之托,代为进言。他对沮授寄予厚望,不希望沮授和其他人一样将目光局限于此时此地,只关注冀州的利益。

  据他所知,沮授是冀州人中几乎是唯一持续关注新政,并对新政有独到见解的人。相比之下,崔琰还年轻,他对新政的理解还很肤浅。

  “公与读《孟子》否?”

  “略知一二。”

  “最喜欢孟子的哪一句?”

  沮授略作思索。“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他看向孙策。“不知大王又喜欢哪一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沮授目光微闪,咀嚼了片刻。“胜而不骄,大王不愧王者。”

  孙策暗自发笑。亏得他还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