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401章 老朽与神童_策行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才智心性皆是上上之选,出类拔萃。若遇明主,他自是名臣。若是中庸之辈,君弱臣强,则难得强臣欺主。你确定自己有这样的能力吗?”

  在孙策的逼视下,孙翊不敢掉以轻心,仔细想了想,露出一丝沮丧。“臣弟不及王兄万一,超过诸葛亮的可能性也不大,怕是驾驭不了他。”

  孙策点点头,再次拍拍孙翊的肩膀。“知不足,方能有所进。能有这样的心性,你还有进步的空间。不要急,慢慢来。”他将军报丢在案上。“暂时先将诸葛亮留在你的麾下,什么时候你觉得自己驾驭不了,说一声,王兄就将他调回来,安排一个更合适的位置,不辜负了他就是。”

  孙翊大喜过望。“多谢王兄。”

  孙策从案上拿起一叠文书,交给孙翊。“这两天事情多,你帮着处理一部分。看看没有了诸葛亮辅佐,你还有几分成色。”

  孙翊乐不可支,连声答应。孙策转身,命人传刘先、周不疑进殿。孙翊心领神会,连忙收起文书,站在一旁观察。孙策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他将来是要外放,镇守一方,甚至可能有自己独立的封国,如何与群臣相处是他现在最需要学习的能力,在孙策身边观摩是最好的学习机会。

  孙策站在殿中,面带微笑,看着小步急趋而入的刘先、周不疑。

  他对刘先的兴趣不怎么浓。有文才,有口才,是个做尚书的合格人选,将来资历够了,升做尚书令也没什么问题。但他的成就也就这样了,实际政务能力的欠缺,让他凭政绩做到二千石,甚至拜相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他观望得太久,来得太迟,机会已经错过了。

  周不疑则不然,他还年轻,十岁到二十岁,正是好时候,他有足够的时间学习,跟上吴国的腾飞。

  孙策和刘先聊了几句,问了一路的辛苦,感谢刘先对孙翊的帮助,又问他的志向,邀请他入朝。刘先也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初来乍到,吴国朝堂上人才济济,不可能一步登天,占据高位,便谦虚了几句,将功劳推给诸葛亮等人,又自责不识时务,未能及时投效,不死已经是幸运,愿戴罪立功云云。

  孙策聘刘先为尚书郎,留在身边,近距离观察。

  话题随即转到了周不疑身上。这时,孙策蹲了下来,与周不疑面对面。

  孙策与刘先说话时,周不疑低着头,神态恭谨,却一直凝神倾听孙策说话。见孙策蹲下与他说话,大感意外,连忙撩起衣摆,跪倒在地。

  “泉陵布衣,周氏子不疑,见过大王。”

  孙策笑笑,伸手将周不疑抚起,轻拍他的肩膀,笑盈盈地说道:“听人说,你是神童。”

  周不疑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礼。“圣人面前,不敢自称神童,不过早慧些罢了。泉陵偏僻,乡人无知,以讹传讹,以一当十,不足为训。”

  “百闻不如一见。”孙策指指自己的腿。“你猜猜,孤这是何意?”

  周不疑打量了孙策一眼,略作思索,再次拱手。“小子妄测,大王当是效燕昭王故事。”

  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