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5、逝者如斯(二)_步生莲:六宫无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冯妙听见“清心明目”四个字,虽然觉得不大可能,还是叫忍冬带那人进来b>

  看上去不过二十出头的年轻内监,被忍冬带着进来,隔着床帐向冯妙叩拜问安“小的徐长拜见贵人娘娘。”说完,他把一只木盒双手呈上。忍冬接过木盒递进帷帐里,冯妙却并不急着看,反倒跟那内监闲闲地聊了几句。

  冯妙问什么,徐长就答什么,并没有一句多余的话。二十多岁在内监里算很年轻的,他做的又是这样给替各宫运送物品的活儿,想必品级不会很高,可是听他说话,却进退得宜,很知道分寸。

  “不知道你的师父是哪一位?”冯妙毕竟才小产过,还没出月,禁不得累,说了几句话便觉得精神不济,索性不再跟他兜圈子。

  宫中太监不能生养儿女,多有年老的太监与年轻的太监互相认作师徒,平时教授些手艺,到年老体衰的时候,就指望这徒儿像儿子一样替他养老送终。冯妙这样问,是想借此猜度,他究竟是哪里派来的人。

  “回娘娘话,是慎刑所的李得禄李公公。”徐长倒也不隐瞒。

  冯妙“哦”了一声“你在内六局做事,却认了慎刑所的人做师父,这倒是挺少见的。”

  徐长躬身回答“不瞒娘娘,我在宫中原本无依无靠,是送这木盒来的人,替我出了大笔的钱财,让我做上现在的差事,又帮我拜了李公公做师父。”

  冯妙笑着应声“这人想必是平城内的商户吧,想叫你采买的时候多惠顾他送来的东西。至于李公公,他为人严厉,轻易不肯通融,想必是通过你遇事向李公公说情了?”这些事在宫中很常见,冯妙无心多管,只是随意说起。

  “娘娘说的对却也不全对,这木盒的主人从不叫我额外照顾他的生意,只是每年采买之前,向我打听宫中贵眷们近来喜欢什么样的花色、款式,问问宫中有没有什么禁忌。他提前做好准备,送来的东西自然最合心意,就是内六局总管事大人亲自来评判,也是他的货色最好。”

  徐长说起这木盒的主人,语气间满是敬佩“至于拜李公公为师,是因为李公公为人严苛,有了这样的师父,别人轻易不敢拿见不得人的事来拉我下水,我才能在现在这位置上做得长久稳妥。”

  这种从人心微末处着眼的处事之道,的确很像王玄之,而他也恰好曾经在平城做生意。冯妙听了这些话,才从忍冬手里接过木盒,打开来看。

  楠木雕成的小盒,因为年代久远而触感略有些润滑,盒盖上刻着几个字“千金平喘方”。冯妙记得在书上看过,这是晋孝武帝为宠妃寻来的药方,据说配方珍贵,凝练成丸的方法也很特别,制成的一颗药价值千金,

  她打开木盒,个小格中有五个空着,只有三个小格里各放着一粒蜡丸。冯妙捧着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