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零四章 爆破反应装甲_崛起军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额……”

  被陈耀阳这么一说,柏毅顿觉哑口无言,陈耀阳说得没错,在确定T—34\85的改装方案时,抽烟器和仿制版的“食雀鹰”红外夜视系统还好,关键是用于增强防护的反应装甲迟迟拿不出来。

  原因无他,只因为柏毅在附加装甲方案上使用的根本不是当下的聚亚氨脂填充物式的附加装甲,而是具备对破甲弹和穿甲弹都拥有极佳防护能力的爆破反应装甲。

  其原理是利用设置在装甲模块内部的炸药反冲力,来抵消破甲弹的金属射流以及穿甲弹的合金弹头,无论是效果还潜力,较之只能对破甲弹产生一定抵御效果的聚亚氨脂填充物式附加装甲要好得多得多。

  然而也正是因为爆破反应装甲的优异性能,其研制难度也十分巨大,特别是最核心的炸药钝化剂以及定向爆炸控制两项关键技术,别说是在眼下的50年代初,就算是在几十年后的21世纪初,那也是装甲领域核心的技术难点。

  先说炸药钝化剂,若是没有这种合成试剂降低炸药的敏感度,披挂爆破反应装甲的坦克,那跟前去送死的自爆卡车没什么区别,只要敌人一发子弹,坦克就能随着那一块块爆破反应装甲一同炸上天。

  所以炸药钝化剂必不可少,而解决完钝化剂的有无,那便是更关键的用量,用得多了炸药就会变得毫无反应,哪怕高速打来的反坦克弹药击中爆破反应装甲,内中的炸药也不会引爆。

  如果用得少了,可能敌人的小口径弹药打来就能导致爆破反应装甲还没等到杀伤力强大的反坦克弹药就已经被人轻而易举的破坏掉,届时被拔了一层皮的坦克自然也逃不过敌人真正的杀招。

  所以钝化剂的使用既不能让炸药太迟钝,又不能让它提前引爆,而是要在真正有威胁的反坦克弹药打来再开启爆炸反冲击模式,方才是最佳的性能指标。

  而这便涉及到对当前主流反坦克弹药杀伤力、动能指标和穿甲指标的大量计算,以及钝化剂与炸药合成方面的海量试验。

  至于另一项关键的炸药定向爆破也是一样,需要难以想象的计算与试验,方才能寻找出即能够阻挡来袭反坦克弹药,又能够保证其他坦克上相邻设备安全的平衡点。

  不然任其示意爆炸,不但有可能导致其他装甲模块大量殉爆不说,也对坦克瞄准装置,甚至是人员都会造成难以想象的损害。

  也正因为如此,哪怕几十年后各国的那些二代、三代坦克上的爆破反应装甲是披了很多,但细数下来也不过是那几个军工强国的作品,没办法,实在是那些天量的计算和试验根本就不是一般小国能够玩儿得起的。

  按理说如今的中国也玩儿不起,计算还好,没有计算机,那些中国的科技人员即便是用算盘也会把所需的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