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八章 连荐六员_烈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算是为了剿贼,但为何不上报朝廷。即便是向兵部报备了,但抽调两千以上兵马,兵部便需向内阁呈报,内阁拟票,司礼监披红之后,皇帝御览才可实施。

  退一万步来讲。就算是兵事紧急,刘泽清不得已先行用兵。那为何在进入兖州、莱州时,竟然以湖广行辕的手令代替朝廷的敕令,劫掠地方,扣押命官,这还有一点王法吗?说到底,这是个程序问题,但这个程序却是牵扯到兵事,因此便显得尤为重要。

  两派人马在朝堂上刺刀见红,杀的不亦乐乎,崇祯在这个时候,优柔寡断的老习惯再度显露无疑。杨嗣昌目前掌握着关内最为精锐的十万兵马,兵事上以他为主;周延儒身在中枢,是内阁的首辅,两个人因为山东的事情闹得不亦乐乎,实在是有失观瞻。

  就这样磨蹭了近半个月,崇祯这才下定决心平息这场纷争。刘泽清弄出来的这场祸事,不管海寇是不是真的确有其事,登州是确实遭到了攻击,市舶司王品的回复确凿无误,海寇战船数百艘围攻威海卫军港和登州港口,与登莱水师血战,被击沉、击伤的舰船无算,这都是有实据可查的。如此一来,崇祯皇帝便就坡下驴,追封刘泽清为莱阳伯,太子少保,草草了事。人已经死了,再追查下去也是无益,只能徒惹争端。

  崇祯皇帝看看司礼监拟好的诏旨,苦笑着吩咐用印。诸臣内斗的形shì虽然心中切齿痛恨,但却是自己一手导演出来的,崇祯皇帝只得强忍着咽下这枚苦果。

  内阁阁臣如今都在朝堂之上,周延儒、魏德藻、蒋德璟,加上一个新近刚刚入阁的郑三俊,还有兵部尚书陈新甲、户部右侍郎李建泰等人。

  郑三俊是朝中清流的代表,万历二十六年的进士,长期在南京就职于南刑部、户部和吏部,此次被选拔入阁,也令很多人意想不到。因为之前,他曾被温体仁一党构陷下狱,幸得黄道周、卢象昇等人上疏求情复查,这才被洗脱了冤屈。之后被崇祯皇帝所赏识,擢升为大学士,内阁阁臣,并掌管吏部事务。上任之初,便向崇祯推荐了李邦华、刘宗周、史可法、冯元飏、陈士奇等五人,一时间在朝堂上也引起了轩然大波。

  郑三俊的确也称得上目光如炬,一眼便已看穿了其中的利益纠葛。在同意了崇祯皇帝的处理意见之后,便直接说道:“皇上英明。之前朝廷派驻巡抚一职,便是为了能控zhì一方武将,莫使其一味做大,超出朝廷掌控之范围。当年颜继祖就任山东时,刘泽清虽然跋扈,但却没能惹出多大的乱子来……!”

  说这话的同时,郑三俊大有深意的看看陈新甲和周延儒等人,继续说道:“刘泽清故去,山东总兵一职空缺。臣窃以为刚刚提出的两种方案都不合适!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