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曾国藩第三部--黑雨_227_曾国藩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什么礼我都不收!”

  “还有哪个欧阳先生,就是书局的小岑老丈呀!”赵烈文边说,边擅自叫那汉子放下担

  子。

  “他送我什么礼物?我刚从他那里来。”曾国藩疑惑不解。

  那汉子拿袖子抹了抹脸上的汗,说:“大人刚走,欧阳先生便说,你们看我现在呆成什

  么样子了,曾大人奉调直隶,一走几千里,今后捎带东西十分不便,船山公的遗书就差两本

  没完工了,我们何不把先印好的送他一套呢!大家都说应该。

  于是就装满了两箱子,派我送来。”说着打开木箱,露出叠得整整齐齐的几十函书来。

  曾国藩满面笑容地说:“好,好!这个礼物我收下。你辛苦了,到大厨房里吃过饭再走。”

  那汉子出门后,赵烈文帮助曾国藩将书一函一函地拿出来,放到书桌上,几乎把整个书

  案摆满了。

  “船山先生处饥寒交迫之境地,孜孜不倦,写出这多好书来,真正不容易呀!”曾国藩

  望着眼前的书感叹起来。

  赵烈文顺手翻着《读通鉴论》。这本书在书局刻印过程中,他便零零星星地借来读过一

  遍,十分佩服船山的见事高明、议论深刻。此时看着这部被装订成十大本的五十余万言巨

  著,真是爱不释手,心里油然生出一股对船山的由衷崇拜。“大人,船山公议论戛戛独造,

  破自古悠谬之谈。卑职想,若使其得位乘时,必将大有康济之效。”

  “不见得。”曾国藩轻轻地摇了摇头。

  “为何?”赵烈文颇感意外。他深知曾国藩一向尊崇王夫之,但为什么并不赞同这个观

  点呢?

  “船山之学确实宏深精至,但有的则嫌偏刻。比如对人的评价,求全责备的多,宽容体

  谅的少。若让船山处置国事,天下则无可用之人了。”曾国藩离开座位,在书案前走了几步

  后又说,“作文与做官并不是一回事。作文以见深识闳为佳,立论即使尖刻、偏颇点亦无

  妨,因为不至于伤害到某一个人,也不去指望它立即收到实效,只要自圆其说,便是理论,

  运笔为斤,自成大匠。做官则不同,世事纷繁,人心不一,官场复杂,尤为微妙,识见固要

  闳深,行事更需委婉,曲曲折折,迂回而进,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万不可逞才使气,只求

  一时痛快。历来有文坛上之泰山北斗,官场上却毫无建树,甚至一败涂地者,盖因不识此中

  差别耳!”

  赵烈文不断点头称是。过一会,曾国藩感慨地说:“世上之人,其聪明才力相差都不太

  远,此暗则彼明,此长则彼短,在用人者审量其宜而已。山不能为大匠别生奇木,天亦不能

  为贤主更生异人。”

  “大哉,宰相之论也!”赵烈文不由得高声赞叹。

  “惠甫,你怎么可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呀!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