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曾国藩第二部--野焚_92_曾国藩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常受挫,尚能做到谨慎收敛,近来轻取四

  城,遂以为用兵打仗亦不过如此,功可立成,名可立就,对李续宾的稳慎颇为不满。见李续

  宾尚在沉吟,他继续慷慨陈词:“庐州地处皖中,城池大而富庶,皖省运往江宁的粮饷,陆

  路大半经庐州运输,实为发逆老巢之西面屏障;且今日庐州已为皖省临时省垣,其地位更非

  往日可比。庐州收复,则皖省全局皆在掌握之中,北出凤阳、颍州,南下安庆、池州,都可

  居中从容调度。”

  “涤师在巴河舟中已指示我们先围安庆,且春霆不久即可过江,我看还是以南下为

  宜。”李续宾不善言辞,说起话来,远不如曾国华的酣畅淋漓。他觉得曾国华的话虽有道

  理,但不甚稳妥。

  “迪庵兄。”曾国华笑了笑,不以为然地说,“兵机瞬息万变,难以预料,且我大哥亦

  未指示不能打庐州,我军目前距庐州仅一百五十里,距安庆有二百五十里。安庆城高池深,

  一时难以攻破,当作长期打算,而庐州到底不如安庆之难下。以今日形势言,下一庐州,其

  功胜过下皖省十县。”

  曾国华这话有道理。六月份,署理巡抚李孟群阵亡,庐州失守,朝廷震惊。新巡抚翁同

  书只得将抚署暂设在寿州。朝廷责翁同书速下庐州,翁同书无力为之,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

  湘勇身上。收复庐州,功劳自然不小。但李续宾还有一层顾虑。

  “据探报,陈玉成、李秀成正集结在浦口、六合一带,与江北大营鏖战。若是庐州危

  急,增援部队三五天便可赶到。打庐州,不一定会胜利。

  “迪庵兄,你过虑了。”曾国华拍着李续宾的肩膀说,“陈、李二逆围江北大营,志在

  解江宁之围。正因为德兴阿扯住了陈、李,我们才可以放心打庐州。你不必再犹豫了,就让

  他德兴阿去卖命,我们摘现成的果子吧!满人处处占我们的便宜,这次也轮到我们占占他们

  的便宜了。”

  说罢,得意地大笑起来。曾国华身为曾国藩的嫡亲兄弟,一向被大哥视为奇才,李续宾

  不便再坚持下去,心想:待攻下庐州后再回兵安庆也行,克复临时省垣,毕竟是一桩大功。

  李、曾统率的这七千人,其基础是长沙建大团时的罗泽南一营,系湘勇中的精锐之师,

  当即全部开出舒城,兼程向庐州进发。沿途太平军不战自退,李、曾心中高兴。傍晚,湘勇

  驻扎在金牛镇。探马报:前方四十里处的三河镇外,长毛新筑石垒九座,镇上粮草堆积如

  山,兵器甲杖无数,从舒城、桐城一带溃逃的太平军亦聚在这里,看阵势,欲在此与湘勇决

  一死战。

  曾国华大喜说:“皖中粮食奇缺,据说人肉卖到一百二十文一斤。长毛大批粮食聚积此

  地,真乃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