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三章 贩粮_南朝枭雄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廷还占据了大义名分,一顶“反贼”的帽子扣在头上,连老百姓都深恶痛绝,哪儿会有什么胜算?

  举旗造反不可取,先混进朝廷里面掌握大权,然后再俆俆图之,这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华皎作乱,韩端隐隐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当年陈霸先的崛起之路,不也是从提兵***“候景之乱”开始的?

  只是该从哪儿入手,他还暂时没有什么头绪。

  ………………

  次日,邸店掌柜褚申来到石塘,韩端向他问起往北问起贩卖货物之事,果然如同萧振所说,这褚申接触的都是来往商贾,对这些事情自然很是熟悉。

  “两淮之地盐业繁盛,家主欲贩盐前往,恐怕获利不多,如今来往于淮阴会稽两地客商多是贩粮,也有少许贩卖瓷器,却从未有过贩盐者。”

  没有贩盐往两淮的客商,那只是因为无利可图,但自己想要的只是常平五铢,贩盐赚不赚钱倒还在其次,所以韩端并没有放弃往两淮贩盐的打算,但他对贩粮贩瓷也有很大的兴趣。

  但褚申却又摇头说道:“瓷器并非好买卖,齐国对粮食以外的商品都课以重税,而且很多时候不许进入。只有粮食随时可以买卖,若是碰到两淮灾荒之年,连道中杂税都会减免。”

  韩端问道:“那叔明可知如今淮阴粮价几何?”

  “如今粮价比秋后稍贵,但还是要看是否好米,好的每石可售千二百钱,质次者则只能售九百余钱。”

  三吴之地盛产稻米,连乡里也设有小粮铺,粮价常年稳定在每石八百余钱,而且还都是好米,两地粮价相差三四百钱,从会稽北上淮阴又是走邗沟水道,运输便利,这果然是条好路子。

  韩端乐滋滋地问道:“我欲贩粮北上,叔明认为应当如何做起?”

  褚申回道:“不需其它,粮船到了淮阴,自然能够卖得出去。”

  “不过大江以北,邗沟之上,常有盗贼出没劫掠来往船只,家主若要往淮阴贩粮,便需派家兵部曲随船护卫。”

  怪不得有如此高的利润,原来路上还有被打劫的风险,看来往两淮贩粮,也不是谁都可以干的。

  果然,褚申的话证实了他的猜想:“邗沟上来往的粮船,不属世家豪强就是州郡刺史太守,要不就是军中将领趁出兵之时载米贸易,普通人哪敢如此大胆。”

  韩端笑道:“如此才好,要不然谁都能往其中插上一足,粮价哪里能涨得上去?叔明,邸店那边还有多久才能开张?”

  “下月望日之前应当就能开张。”

  “那还有一个来月。”韩端算了一下,问道:“这第一批粮北上,你和韩元为一起替我走一趟如何?”

  韩家有人有船也有粮,什么都是现成的,做这粮食买卖还真是再适合不过,褚申也没有拒绝的道理,说定了之后,韩端便令人去通知粮铺何元庆那边准备三千石粮。

  如今韩家家大业大,人口也不少,必须要随时储备大量的粮食,家里和田庄各处的存粮自然不能随意挪用。

  只有粮铺不但卖粮,也在收粮,粮食运走之后,用不了几天就能将粮仓重新补足。

  这些事根本不用韩端操心,几句话吩咐下去,下面的人就能办得妥妥帖帖。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