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章 嘘寒问暖,是不存在的_从大明风华开始的皇帝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乡绅士族,现如今为了银钱竟已开始勾结倭寇通敌卖国残害百姓了。

  这不得不让他联想起那句关于财富的至理名言……

  「如果有20%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的法律。」

  放在这个时代,且不提杀伤抢掠这些无本买卖,就是正儿八经的出海经商,怕不是都得有个五倍以上的利润。

  一想到这,对于袁彬刚刚奏报之事,王迪觉得,真相恐怕比他听到的、想象到的要更为严重。

  “真是贪心不足蛇吞象啊……”

  “先帝罢黜船队,却从未提及过禁海一事。朕也是欲造海船重开商埠,他们为了一己私利却是百般阻挠,竟还做出如此丧尽天良不知礼义廉耻之事!”

  “袁彬接旨,朕命你挑选一干人等将此事彻查清楚。”

  “最好是能打入倭寇内部,获取倭寇还有东瀛岛国具体信息,其西南沿海地带详细海图,是至关重要一事。”

  “你先做好准备,缺钱缺人尽管提,待朕此次北狩大胜凯旋返回顺天府的之际,你立马着手办理此事。办得好了,朕重重有赏。”

  仅是思索片刻过后,王迪当即下了这道旨意。

  打仗嘛,情报为先,知己知彼,方为取胜之道。

  收集情报这种事,本就是锦衣卫的份内职责,也是他们最为拿手的本领。

  至于彻查江浙乡绅士族勾结假扮倭寇一事,他准备以此为契机,与满朝文武商议征讨东瀛岛国一事。

  就算没有任何历史知识储备,王迪他心里都清楚,这些黑了心的财团雏形,百分之一百是在朝廷中设有代言人的。

  只要挖出他们相互勾结的把柄,王迪就不信这些人还敢和自己玩阳奉阴违那一套,不配合自己的想法行事。

  若真干出要钱不要命,为了宗族家业不顾国家利益这种事情的话……

  心中没有一点负担的王迪,他准备效仿当年的太祖高皇帝,将这些人满门抄斩夷其九族,将其累积的财产全部充公。

  “是,小人接旨,定会达成陛下期待之事。”

  注意到皇帝挥挥手不再有任何言语后,袁彬小心翼翼退出营帐,开始盘算着找哪些信得过且本事不差的兄弟。

  大军行进或是驻扎中的一切事宜,基本上是与王迪没有半点关系。

  上至行军路线如何走,驻扎地点如何选,下到挖坑埋灶吃啥喝啥都有专人来负责。

  他这个皇帝,除了有稳定军心提升士气这种作用以外,其余的,根本不需要他去插手负责。

  王振和他的干儿子已被押解回顺天府,大明朝的物价也有了一定的概念,倭寇一事也已经安排下去……

  对于目前的王迪而言,吃好喝好别整出点意外来,就是为这五十万大军能做出的最大贡献了。

  然而,躺在桌案底下睡到自然醒以后,望了眼西下的斜阳,忽然间他心生感慨道:

  “难怪这古人有点钱都想逛逛窑子去,还有皇帝动不动就想微服出访离开紫禁城的深宫大院……”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除了游山玩女人以外,貌似也没啥好的娱乐消遣方式了。”

  对于睡醒之后习惯刷会手机浏览天下新闻大事的王迪而言,这一次睁开眼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处于茫然无措状态下的他,还真不知道自己要去做点什么?

  目前正值御驾亲征之际,朝廷那边的大小事物都由内阁还有孙太后负责,根本劳烦不到他。

  身处五十万大军保护之下,他也有那个自知之明没想去瞎指挥。

  如此一来,变得彻底无所事事的王迪,躺在桌案底下望着西下夕阳愣神了许久许久……

  直到他的视线内飘来一缕缕炊烟,他这才来了精神。

  “到了发挥自身演技换取士兵感恩拥戴的时候了…也不对!”

  “朕是大明朝的皇帝,能和这些大头兵见上一面就是他们三生修来的福气,哪还用得着嘘寒问暖!”

  灌了杯凉茶提了提神,考虑到锦衣卫在多数人的心目中都是不怎么好的印象后,王迪在御前护卫将军樊忠的陪同下,开始了他的首次军营巡视活动。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