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钱从哪里来?_从大明风华开始的皇帝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驸马都尉井源结束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进言之际……

  为其喊“好”打气的,自然是王迪了。

  作为一名实习多年刚刚转正的急诊科医生,他深知当下面的人特别有干劲的时候,当领导的,别管这人有没有真本事,该鼓励的话,一定要明明白白地讲出来,不能打消人家的积极性。

  略微有点出乎王迪意料,却也在他预想之中的,便是户部尚书王佐紧随其后喊出来的“荒唐”二字。

  就算没有皇帝的身份,仅凭后世那些古装剧的耳濡目染,王迪都明白,此次御驾亲征期间,文人和武勋的利益诉求,绝对是尿不到一个壶里的。

  甚至可以说,双方在许多方面的期待,简直就是背道相驰的。

  文人嘛,在王迪看来,若是仅限于大明朝这几任皇帝的话,他们肯定希望自己能像仁宗和宣宗那样……

  广开言路,体恤民情,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仁宣之治’,这绝对是历朝历代的文人心驰向往的太平盛世。

  至于武勋嘛,无需多想王迪他心里都明白,这些人才不会、也没那个能力去管民生这些繁琐事。

  对于他们而言,有仗可以打,这才是真正关系到他们家族荣辱的大事。

  所以说,有了这个想法之后,王迪对于户部尚书王佐打断自己的言语,并未显得太多惊讶。

  只不过他觉得此人喊出来的“荒唐”二字,倒是有点过分了。

  术业有专攻嘛!

  你说你一个管户部的文人而已,于行军布阵打仗方面,真能比得过人家骁勇善战的驸马都尉井源吗?

  比不过还口出狂言,这岂不是有点倚老卖老的嫌疑嘛!

  “陛下,此次征讨鞑虏…即便可以大胜,也是万万不可行那犁庭扫穴之事啊!”

  “洪武二十二年,我圣朝在蓟辽边外地区设置了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太祖高皇帝曾言:「各领其所部,以安畜牧」。”

  “永乐元年,太宗文皇帝派人去招抚兀良哈三卫,任命脱儿火察为左军都督佥事,哈兀歹为都指挥同知,掌朵颜卫事;安出及土不申俱为都指挥佥事,掌福余卫事;忽剌班胡为都指挥佥事,掌泰宁卫事;余及所举未至者总三百五十七人,各授指挥、千、百户等官,赐诰印冠带及白金、钞币、袭衣。”

  “永乐二年,兀良哈三卫反叛……”

  “永乐八年……”

  “宣德三年,宽河之战,先帝亲自率领三千精骑大败兀良哈各部。”

  “虽说我圣朝在对兀良哈三卫的战事中有诸多胜绩,但这几个时而反叛的部族首领,皆是狡诈多疑之辈,再加上他们驻地临近兴安岭山区,若想将其彻底剿灭,实非易易。陛下,要知道,打虎不死必遭反噬啊!”

  听着王佐啰嗦了不少,但在王迪看来,他所言之意,基本可以概括为一句话,那便是……

  多一战事不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