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六章 形势_重生东汉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围观众人见来了官兵,自然是作鸟兽散,便是那几个匈奴人,见为首的武将竟与揍他们的青年如此熟识,也一言不发地混在人群中散了开去。

  郭斌与戏志才看在眼中,却并未出言制止。

  当下,众人簇拥着郭斌,往丁原所在的并州刺史府行去。

  黄巾之乱的破坏性极大,处于京师北部的并州虽无极大股的黄巾主力大军攻略州县,遍布各地的一个个小山头却也是让官军焦头烂额。再加上黄巾之乱的超大规模性,使得以郡县为单位的官军想要剿灭黄巾贼寇,颇有不便利处。

  尤其是黄巾之乱后期,各地势力小的黄巾军虽然被逐渐剿灭,官府的抓捕文书却间接地将曾参加过黄巾之乱的人重新逼迫着,走上了造反的大道。在人类历史上,无论是再古代还是在两千年后的现代,完美的歼灭战基本是不存在的,因为一旦部队的伤亡达到一定的临界点,便会造成军心大乱,从而引发溃败,溃败后的乱军尤其难以将其一一俘虏或者斩杀。

  许多人对于部队军心士气的理解可能有些片面,尤其是对引发溃败的伤亡比例不太清楚,那么下面便说明一下。

  这个伤亡比例,与军队的战斗意志和精锐程度是挂钩的,按照目前国际上的通常算法,部队伤亡达到百分之三十便可以被视为基本丧失战斗力。美军在部队伤亡达到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时候视为丧失战斗力;而解放军则不同,他们往往在伤亡超过百分之五十之后还会继续坚持战斗。

  为什么说当年红军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难道真的只是因为小米加步枪跑过了飞机坦克?难道真的只是因为红军完成了一次战略转移?那些嘲讽红军长征为溃败乃至逃跑的人,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其军事常识着实颇令人担忧。

  根据统计,红一、二、四,这三大方面军加上红二十五军在长征出发时的总兵力约为十八万六千人,而成功到达陕北的总人数不过区区三万人,两者相差十五万六千人。然而,若再考虑到沿途人员上的不断补充,红军长征单单人员上的损失,就达到了约十八万人。

  这是怎样的一种战损比例?这种战损比例,若是放在美军身上,恐怕还没有渡过湘江就要缴枪投降了。而能够一边战斗一边撤退,顶着头顶上随时可能落下来的子弹一路到达延安,剩下来的人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精神意志,都是个顶个的精锐。为什么说建国后,高级将领之中参加过长征的人极多?难道真的如有些阴谋论者所说,只是因为论资排辈?若真的认同这种观点,那就太年轻了。

  在战争中,老兵的作用是极大的。所谓将是兵的胆,说的不只是军队的总指挥,指的更是基层的军将与士兵的关系。南宋时候,曾有人问岳飞,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